走在深圳市罗湖区黄贝岭社区街头,总能看到一群特殊的志愿者:戴着红色袖章,操着四川口音,忙碌在服务居民的第一线。他们就是来自罗湖区黄贝街道四川达州通川区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党员。罗湖区外来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比近3/4,其中近20万外来务工者聚居在31个城中村里。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早在15年前,罗湖区率先开始探索,成立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路,加快外来农业转移人口群体融入城市的进程。
培养群体“代言人”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区较早面临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难题。2007年,罗湖区在黄贝街道,成立了深圳市第一个外来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党支部,提出“把党旗插在城中村,把党支部建在城中村”。
外来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党支部怎么建,当时并没有先例。罗湖区以“头雁”为抓手,发掘、培育了一批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书记。他们本身是务工者,身份、立场、情感与群体的大多数人有天然紧密的联系。同时,多数担任过公社干部、村干部,是老乡眼中的“能人”,具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
罗湖从顶层设计开始,为“来深建设者”党建赋权赋能。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书记可以进入社区书记培训班、外出调训班学习,罗湖区还为每个支部安排一定的经费、办公场所,并每年召开两次座谈会,就党建问题开展专门指导。
15年来,共有8名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书记获推荐当选深圳市、罗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社区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参与政治生活,为群体发声。
胡桂梁曾任来深建设者党支部书记,后来当选深圳市人大代表。从只关心自己打一份工,到关心起整个城市的发展。在推动垃圾分类、文明养犬、控烟等公共事务中,他都积极建言献策。
做好老乡“娘家人”
对许多老乡来说,来深建设者党支部就是他们的“娘家人”。
2019年,“的哥”范军劝一名乘客系好安全带,乘客不仅不听,还把范军打了一顿。范军的家人找到了东晓街道湖北洪湖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刘卫国。刘卫国和范军的家属东奔西走,寻求法律援助。最后,打人的乘客受到了严惩,并向范军道歉赔偿。
如今,许多老乡遇到就业、积分入户、子女入学等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党支部。黄贝街道四川达州通川区流动党员党支部还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老乡拿到了电工证、焊工证,收入涨了一大截。
来深建设者党支部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小候鸟”夏令营,为老乡解决后顾之忧;爱心专列,让老乡顺利回家团圆;兴趣社团、义工活动,丰富老乡的精神生活,也让他们与当地社区紧密相连,形成温暖互助的社区氛围。
15年,从1个党支部,到12个党支部;从100多名流动党员,到近500名;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资源汇聚、制度完善地顺畅运转。“来深建设者”党建改变了流动人口管理方式,让外来人员完成从城市管理的被动接受者,到城市建设主人翁的转变。
专家点评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来务工者进入城市,成为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往往面临难入学、难就医、难融入等问题。
在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看来,罗湖区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来深建设者”党建模式,给予外来务工者倾斜性支持。“这种模式是一个‘再组织化’的过程。把原本因生活所迫、情感连接、维护权益诉求而组织起来的群体,通过党建的形式,吸纳到城市中来。”陈文认为,“来深建设者”党建模式主要做到了四个“吸纳”:一是平台性的吸纳,搭建了一个有效反应诉求、解决纠纷的平台;二是组织性的吸纳,建立党支部,能够直接与区、街道、社区沟通;三是骨干的吸纳,骨干就是“积极分子”;四是服务性的吸纳,比如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党员志愿服务队,把老乡和居民服务起来。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