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会非遗,在薪火相传中绽放迷人光彩

2022-06-14 09:46 来源:南方plus 黄绍侦 李霭莹

  圭峰山下,玉湖之畔,非遗流彩。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江门市新会区开展以“新会非遗·薪火相传”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获得广泛关注。

  新会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厚积千年岭南文脉,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人文侨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新会念兹在兹,秉持注重挖掘、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落实“侨都赋能”工程等方面,既发挥出积极作用,又绽放着迷人光彩。

  挖掘历史文脉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古朴的音色,婉转的曲调,穿越数百年,仍历久弥新。”走进古琴雅音堂后,市民李嘉雯便久久挪不动脚步,“我今天涨知识了,原来冈州古琴艺术,以及它的斫制技艺都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22年新会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选址于玉湖小苑新会文旅展陈馆。该馆内设粤韵风采堂、古琴雅音堂、陈梦吉故事堂3个非遗活动室,以及1条非遗长廊、1间怡堂书室,可满足市民和游客欣赏非遗表演、了解岭南文化、阅览图书的文化需求。

  远闻如高山流水,近听若春雨潇潇,这就是非遗的魅力。近年来,新会组织大批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开展科学严谨的普查、收集工作,使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得到抢救和保护。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新会区及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代表性项目内容、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以及传承实践,进行全面、系统、专业记录。以名录项目和传承人建设为重点,新会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名录和传承人体系。

  据悉,新会区现有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6项、市级项目10项、区级项目28项。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4人,包括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10人、区级38人。

  此外,新会区坐拥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遗工作站1个、市级非遗工作站4个、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4个;并形成由1个非遗综合展示馆、7个非遗专题展示馆、1个非遗传习所、12个非遗传习点组成的非遗展示传习体系,基本覆盖全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小冈香制作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小冈香制作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特别是去年以来,新会区非遗及文化建设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成效显著且捷报频传——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新会古井烧鹅制作技艺、蚝油制作技艺列入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协助新会区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新会陈皮工作站);新增明式圈椅制作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2项;新增苟记腊味制作技艺区级非遗项目10项;新增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人;新增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0人。

苟记腊味制作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苟记腊味制作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下,新会区编印了《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概览》,保护传承新会陈皮、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蔡李佛拳等非遗项目,培育非遗保护和传承群体,进一步推动非遗产业发展。

新会葵扇。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新会葵扇。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新会葵扇展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新会葵扇展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构建产业生态促进非遗经济发展

  六月的新会柑园,翠色欲流,清香袅袅。近年来,新会区用“一柑一皮一园”,撬动百亿陈皮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形成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的系列产品规模,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农民致富。

  2021年6月10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中药炮制技艺)正式入选传统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重大利好,更为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添上“国字号”金招牌。

  相对而言,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的延续,新会区探索践行生产性保护理念,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高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并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价值的资源转化。

  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为例,这门新会民间传承数百年的传统药材炮制技艺,将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供药用和日常烹调。但过往,新会柑种植规模小、质量标准不统一、资源道地性保护力度不够、商标保护不力等短板,既制约着陈皮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牵制着其炮制技艺的传承。

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陈皮龟苓膏配制技艺。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困局在近年被打破。2017年以来,新会区以新会柑和新会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着力构建“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大湾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资源、产业、文化三大优势,2021年,新会区既创出了新会陈皮全产业链145亿元的产值,也结出了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中药炮制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硕果。

  “机械制造取代手工制作,几乎是所有产业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李泽添是新会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认为,政府大力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鼓励传承人创新性实践,将现代工艺融入传统技艺,赋予古典家具等传统技艺更多当代价值,使其走向千家万户。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振兴传统工艺或技艺的有效措施,支持相关传承人、企业、高校、机构在新会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新会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霞介绍,此举旨在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改进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文创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事实证明,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新会区着力扩大新会陈皮、新会古典家具、新会葵艺等非遗艺术衍生产品生产,既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也让相关产业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开展活态传承推动非遗持续发展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有原则。新会区围绕“非遗+”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非遗保护利用途径,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有着深厚基础和广阔前景。深谙此理,新会区立足完善阵地建设需求,成功将玉湖小苑升级改造为新会文旅展陈馆,作为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上半年来,该馆举办各类非遗文化主题展示、宣传活动超50场,接待群众逾5万人次。

  与此同时,新会区推动打造了一批优秀非遗题材原创文艺作品,如以新会鱼灯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会灯一笑》,又如以小冈香为主题的舞蹈作品《香·道》,再如以咸水歌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渔家儿女》……这些作品通过线上线下展演,浸润滋养当地群众的同时,成为了推广新会特色文化的“代言人”。

新会鱼灯。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新会鱼灯。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世代相传、亘古绵延。一直以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新会蓬勃开展,使青少年了解中华灿烂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此外,新会区积极组织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实现传承与创新。

  “相传陈梦吉出生于新会会城浐湾街大康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传奇式人物。他以机敏才智济困扶贫、惩恶扬善,因而深受百姓的喜爱与夸赞。”曹志华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梦吉故事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把陈梦吉故事带进了新会各镇街校园,还录制了线上故事,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在加强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方面,新会区于2020年新增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等6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大力推动新会非遗在全社会的普及。今年,陈经纶中学更是以“新会葵艺”特色教学,成功申报广东省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和广东省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进一步丰富学校传统文化学术积累,提升非遗传承和研究能力。

  依托文化馆总分馆、文化活动示范基地建设、文教合作校馆共建等,新会区还将非遗技艺培训资源送进新会各个校园,实现资源和服务下沉。近年,该区面向青少年群体举办非遗类公益培训班共计21期,累计超500个课时,受惠学生逾1.3万人次。

  中华文化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为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进”社会各群体,新会区充分利用数字传播环境和技术,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数字化建设,使非遗在网络“活”起来。例如,打造非遗地图与非遗数字平台,全面及时地展示新会非遗保护成果;开设非遗直播间,以互动形式开展了19期非遗项目网络直播;制播“新会非遗印象”系列微视频5期和“我们的节日”系列视频6期,累计播放量超过10万次,有效向海内外宣介新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会区将持续细化挖掘整理、深化文旅融合、强化人才培养、优化宣传推广,进一步巩固新会非遗事业发展成果,推进人文侨都可持续发展。

  ■链接

  新会木版神祃:寄予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

  入选第七批新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刷上一层墨汁,铺上一层薄纸,推压着小滚轮,木雕版上的图案便清晰地“复刻”于纸上。在6月11日举行的新会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市民陈女士的大小女儿围在“新会木版神祃”摊位前,对自己亲手制作的“老鼠娶亲”图爱不释手。“她们都觉得体验过程很神奇,特别喜欢。”陈女士说。

  新会木版神祃俗称“神符”,是通过手工刻制印刷的一种木版画,于近日入选第七批新会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一般是民众向庙宇祈福后,求得带回家贴在门口,多寄予家宅平安、应考好运等美好愿望。”谭丽芳是新会木版神祃的爱好者,也是该项非遗项目的民间推动者,早在孩提时期,她已对家乡这种风格鲜明的传统艺术印象深刻。

  2006年,正在攻读美术专业并研究中国木版年画的谭丽芳带着同学回到新会采风。深入乡村的街头巷尾,谭丽芳看到不少民居门前仍贴着形形色色的木版画,和儿时见过的画儿一样,一番询问,才得知新会人称它们是“神符”。经向国内专家取证,新会这类“神符”,在学术上称为“神祃”,属于民间木版年画的最原始形态,能够在新会得以挖掘发现,十分难得。

小朋友体验印刷新会木版神祃,对“老鼠娶亲”情有独钟。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小朋友体验印刷新会木版神祃,对“老鼠娶亲”情有独钟。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十余年来,谭丽芳始终坚持研究中国木版年画,并持续关注新会木版神祃的存在生态和价值。经深入研究,她了解到,广东木版年画至少有600年历史,新会木版年画也曾一度兴盛,远近闻名。新会司前镇雅山龙安村是继佛山后在全省第二个发现的民间木版年画所在地,而作为木版年画之鼻祖,新会木版神祃在民间流传历史更为悠久,影响更为广泛。新会木版神祃承载和保留了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史、美学史和印刷术等研究素材,并以其独特性和原始性被誉为“中国木刻版画的活化石”。

  谭丽芳说,与北方相比,新会木版神祃蕴含着岭南民间木版年画的质朴醇厚和水乡气息。“我特别喜欢新会木版神祃丰富的岭南题材,而且它造型简练概括,线条刚劲有力,形象鲜明突出,风格自由、粗犷、简拙而别有趣味,流露出一种原始的质朴感和乡土气息。”这些年来,谭丽芳的足迹遍及新会多个村落,收集了《文昌公》《北帝》《关公》《龙母》《陈巧祖师》等30多种题材款式的木版神祃,至今她仍在路上。

  不光是收集记录,谭丽芳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木刻技艺、钻研文创设计。“老鼠娶亲”木版神祃是她的作品之一,并获得江门市第二届“迎春民间工艺精品巡展”金奖。“我尝试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融合,例如鼠新娘撑着洋伞提着挎包待嫁,鼠新郎拿着花束提着果篮迎亲。”谭丽芳介绍道。

  古朴的形象加上俏皮的点缀,确实十分讨喜,新会木版神祃摊位前的市民络绎不绝,而“老鼠娶亲”正是多数体验者选择的图案。

  “新会区文广旅体局也一直重视和推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并鼓励、发动我去申报区级非遗项目。”谭丽芳坦言,起初她怕流程复杂、耗时太长心存顾虑,后来在相关部门的专业指导、精简流程、及时反馈下,新会木版神祃顺利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目前,谭丽芳正在申报新会木版神祃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这类木版神祃在国内很珍稀,如果不去挖掘记录、保护传承,可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慢慢走向消亡。”谭丽芳表示,希望能尽己所能,把新会木版神祃,以及其寄予的美好愿望,一直延续下去。

  【撰文】黄绍侦 李霭莹

  【摄影】杨兴乐

  【制图】区瑞香

编辑:何敏辉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