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假如苏东坡来当文旅局长

2023-03-15 09:00 来源:南方plus

  近段时间,随着全国各地文旅复苏的加速,“文旅局长”忽然成了“卷王”的代名词。全国文旅局长为了让招牌景点迅速出圈各出奇招,广东各地文旅局长也使出浑身解数 “卷”上天。

  云浮文旅局局长黄小涧飞跃云霄之上;江门市蓬江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朱婉姬穿越于《狂飙》打卡地,演绎港风、国风、粤剧风;连州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邓锦梅抚琴舞墨,为秦汉岭南第一州代言;河源文旅局局长曾永贞身着客家服饰穿梭古民居,一曲客家山歌动人心弦;鹤山文广旅体局局长谢文清挥动咏春拳,隔空向湖北网红解局长“请战”……

鹤山市文旅局长谢文清咏春“出战”。

鹤山市文旅局长谢文清咏春“出战”。

  素来低调务实的广东,一众文旅局长各显神通,博出位、火出圈。从河源到江门鹤山,从韶关始兴到清远连州,文旅局长们酣战淋漓,叹为观止,原来文旅行业竟然如此深藏不露!深藏这么多宝藏文旅资源、宝藏局长。

清远连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邓锦梅身着瑶族服饰推介连州文化。

清远连州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邓锦梅身着瑶族服饰推介连州文化。

  1个多月前召开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广东文旅要在设施建设、高品质文旅供给、优质IP培育、宣传推广、政策创新等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文旅局长们“花式”出圈,既让人看到广东文旅高质量发展如箭在弦的紧迫之势,也让人看到流量时代地方文旅资源亟待“破圈”突围的现实课题。

  此刻,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历史,看看自古以来最成功的广东“带货”达人、“不挂名文旅局长”苏东坡,看看他为广东文旅代言的高明之举。

  首先,是抓住新奇,打差异牌。“新鲜感”在文旅界可说是永恒的妙招,从苏东坡往前推一千年,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第一个“海外代购博主”张骞,从丝绸之路回国后,他就在长安城开起了自己的洋货专卖店,葡萄、香菜、黄瓜、芝麻、核桃、石榴……无不引得全城疯抢。

  苏东坡南迁广东的时候,岭南尚处于蛮荒化外之地,在中华文明版图上属于“后进者”。而荔枝虽然在唐代已经成为宫中贡品,然而对中原大众而言依然陌生。即便是宦游四海见多识广、对“莼鲈”美味也早已习以为常的老苏,也是绍圣二年(1095)流落至惠州,才第一次尝到荔枝的美味。无论是 “日啖荔枝三百颗”还是“卢橘杨梅次第新”,他都抓住了还不为大众所知悉的岭南特色农产品——水果,借由诗文改变了时人对岭南是“瘴疠死地”的刻板印象

  其次,是生动鲜明,善用“直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注重真实的用户体验。比方说,苏东坡不单是只对荔枝情有独钟,他还写过杨桃,“恣倾白蜜收五棱”,意思是说,杨桃形似五棱、模样独特,吃的时候用蜜糖蘸着吃;在《记惠州土芋》一文里,他还特意记录了朋友传授的用湿纸包裹芋头在火上烤着吃的法子,一种活灵活现、引人垂涎的文字“直播”感跃然纸上。

  此外,他住在惠州合江楼时,还用文字记录下自己最真切的居住感受。合江楼是当时的政府高级招待所,老苏这么写道:“江风初凉睡正美,楼上啼鸦呼我起。” 换在今天,就是妥妥的住宿点评嘛。通过亲身经历切身体验,形成口口相传效应,这可比空洞乏力地鼓吹列举住宿条件多么优越走心多了。

  最后,才情推动,文化“出圈”。有句老话叫做,卖产品其实是卖故事。东汉时曾助光武帝刘秀起兵的严子陵,事后功成身退,隐居于富春江畔,以垂钓为乐。刘秀多次延请其入朝辅政,他都以“难舍鲥鱼之味”为由婉拒出仕,“子陵鱼”从此名声大振。此外,无论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凭借一篇《三都赋》成就“洛阳纸贵”的佳话,还是东晋的“风流宰相”谢安,因为一年四季扇不离身,让扇子成了朝野争相追捧的时尚单品,这些故事里无不蕴含着人们对“UP主们”才华、气度、建树、品行的赞美。

  而放在苏东坡身上,最受人推崇的还是“才情”。这一方面自然离不开苏东坡的妙手文章,对他来说,把小小的荔枝形容成穿着大红罗袄的“海山仙人”“红纱中单白玉肤”,简直稀松平常至极,但更难得的是,他在每次成功“带货”之余,几乎都留下了一个至情至性、耐人寻味的故事。例如住在惠州嘉祐寺期间,他曾想拜访松风亭,还未达到已经足力疲乏,半途中正犹豫间,忽然领悟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可不就是一个讲述“随遇而安”人生道理的绝妙故事么?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为惠州文旅还留下了一个大品牌——惠州西湖。这里原名叫丰湖,据传苏东坡喜欢称之为西湖,一来湖位于城西,二来也因此地“山水秀邃”,让他想起了一生中在杭州西湖时最安乐美好的日子。因此,丰湖便改名为西湖,大大提升了内涵和名气。

云浮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黄小涧4000米高空跳伞为家乡代言。

云浮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黄小涧4000米高空跳伞为家乡代言。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苏东坡的经历告诉我们,文旅产业要拼的不仅是“出圈”,更是扎扎实实的特色体验和优质服务。广东文旅高质量发展需要会讲故事的灵性和巧劲,也需要苦练内功、精耕细作的耐心与恒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铸就硬实力和好口碑,让广东成为人们心目中“诗和远方”的代名词。

  【作者】郭珊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