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文化的客家,在春节更是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氛围。优良传统代代传承,正月初三,我们在一对客家父子的影像中去找寻客家年俗的记忆。
广东第一大土楼梅州大埔花萼楼祈福仪式。每年正月初三,花萼楼都会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以祝福全村村民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乐祥和、幸福健康。
梅县区水车镇小桑村迎公王。从明末清初至今约400年的时间里年年举办,代代传承。每年的年初二至年初六,小桑村都举行迎送“公王”的盛会,将“公王爷爷”迎送到每一座老祖屋进行祭祀,通过户户来祭拜,使得家家受荫庇,人人得保佑。
“五鬼弄金狮”是流传于广东省大埔县的一种狮舞,它取材于唐僧取经的一段民间传说。相传唐僧取经途中遭遇毒雾作瘴,访悉独有灵山之仙狮能除此害,特令弟子前往,用请、引、弄等方法,求得仙狮出山驱邪除害。舞蹈以两个孙悟空,一个沙僧,一个猪八戒,一个驼背佛(俗称五鬼)与金狮对舞,互相逗弄。
花环龙流传于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接花灯,即把花灯从外地接回老屋大堂。兴宁,接花灯堪称赏灯当天最引人注目的活动。赏灯是兴宁市特有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四的某一天,其节日的喜庆氛围绝不逊色于春节。
兴宁赏灯,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一直延续到十五日,加上“暖灯”,共历时9天。在这段时间里,天天都赏灯活动,而初十至十四日为最盛,异彩纷呈,高潮迭起。
正月初九,兴宁市宁新街道黄岭新张屋赏灯舞龙。
正月十四,兴宁市宁新街道寨子村赏灯舞龙。
正月十五,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闹元宵。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祥和吉利。
正月十五,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火把节。火把节在星耀村,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已有300余年。源于:一是纪念先祖搬迁之情景;二是带有民俗观念迎灯(丁)、接灯(丁)、添灯(丁)三隐喻;三是展现团结和谐、兴旺昌盛。
正月十六,大埔县西河镇传统习俗赛花灯,又叫“扫街灯”,当天西河镇漳溪圩彩灯云集,人潮如织,庆元宵文艺表演、美食展、“扫街灯”游行团拜和烟花焰火表演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正月十五,兴宁市宁新街道花螺墩“烧烟架”。有专人拉着绳索,一收一放,架中景物不断摆动,每层约烧5至10分钟,一气呵成,颇是壮观。烧烟火亦要敲打锣鼓,其打法与一般狮鼓及龙锣大不相同,节奏非常和谐优美动听。
正月二十一,大埔县高陂镇举行迎大帝活动,村民上香请神,合手叩拜。五显华光大帝由青狮拜四角天地后出宫巡游,“大帝”由多人抬着从赤山马鞍亭出宫,巡游巿区各条街道给信众赐福。
作者简介:
何志林(上图左),1996年从部队转业到梅州市公安局,一直从事公安宣传摄影工作,现为梅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主任科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职工艺术家、梅州公安首届岗位能手;曾获得首届全国公安摄影大赛金奖;第五届全国公安系统“卫士之光”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摄影类一等奖。曾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
何森垚, 2015年入职南方日报社。现为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部梅州新闻部摄影记者。2008年开始接触摄影,在省、市级报刊及app上累积发表摄影作品超3000副。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娱乐影视~南方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