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就业报到证存续22年后“退场”,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05-13 15:24 来源:南方plus 陈嵘伟 汪祥波

  今年起,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退场”。

  日前,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今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消息一出,引发关注。有专家分析认为,此举有助于推动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为何要取消已存续22年的就业报到证?取消之后,又该如何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从派遣证到报到证,结束“包分配”时代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就业报到证。

  就业报到证,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是用人单位安排高校毕业生工作,并接转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户口的有效凭证。

  毕业前,每位大学毕业生都会得到一张就业报到证,上面规定了持证者报到的时间、地点和部门。报到证一式两页,正页由毕业生本人持有,报到时交给用人单位,成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副页则装入毕业生档案存档。

  此外,就业报到证也是毕业生办理落户、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迁徙等手续的依据。由于就业报到证上面的日期是工龄的开始年限,因此毕业生后续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审、计算工龄和养老金,也都需要就业报到证。

  说起就业报到证,不得不提到1999年以前的派遣证,前者正是由后者转化而来。当时,高校毕业生是计划分配,一张派遣证便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1999年,教育部发出通知,明确从2000年起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转而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

  可以说,就业报到证,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它的出现是一道分水岭,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由“包分配”向以市场配置的体制转变。

  报到证实际使用范围正不断缩小

  早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便相继发文,明确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此次五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细化了取消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

  实际上,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日益多样性、灵活性,由派遣证转化而来的就业报到证,在当下就业中的实际使用范围正不断缩小。

  例如,高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后,转接人事关系时,就业报到证的应用还比较广泛。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已经不再将就业报到证当作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必选项。

  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在这一背景下,取消没有必要的证明,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让毕业生无需为一纸报到证“奔波”,此举无疑会让他们的求职之路变得更加顺畅,这也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体现。

  “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释放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信号。”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表示,取消就业报到证,在简化毕业生离校手续和求职手续的同时,也是希望毕业生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匹配合适的就业形式,进而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取消发放后,相关功能如何衔接?

  没了就业报到证,高校毕业生该如何办理入职、档案转递等手续呢?《通知》提出了一系列衔接措施。

  根据《通知》,教育部门建立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制度,作为高校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毕业生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有关部门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毕业生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

  在档案转递衔接方面,就业报到证不再作为必需的存档材料,之前档案材料中的就业报到证应继续保存,缺失的无需补办。

  报到入职流程上,用人单位可以凭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含网签协议)或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其他双方约定的证明材料,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入职手续。

  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相关单位和个人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查询离校时相应毕业去向信息。

  南方+记者 陈嵘伟 汪祥波

编辑:黎洁婵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