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桥桥塔“节节攀升”,“小蛮腰”桥塔如何造?|船说广东

2022-06-24 10:40 来源:南方plus 李赫

(黄茅海跨海通道主桥桥塔“节节攀升”,“小蛮腰”桥塔如何造?时长共2分11秒)

  珠江西岸,南海之滨,浩瀚的黄茅海海域雨过天晴。天海之间,一条横跨珠海与江门的“跨海巨龙”骨架愈加丰满,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党员先锋队”“基建先锋”的旗帜高高飘扬,5000多名建设者与繁忙的海上航道日夜为伴,风雨兼程,工程建设正在加速。

夕阳西下,一条“跨海巨龙”骨架初显。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和江门,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

  夕阳西下,一条“跨海巨龙”骨架初显。黄茅海跨海通道连接珠海和江门,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控制性节点——黄茅海大桥和高栏港大桥两座主桥的5座主塔正在“节节攀升”,预计明年年中5座主塔可全部实现封顶。同时,整个项目3000多根桩基已经完成90%,距离2024年建成通车的目标又进一步。

  开工提前半年,随后102根桩基仅用145天完成,到如今主桥桥塔“节节高”,建设者正在大湾区西侧这片基建热土上创造着“黄茅海速度”。建成通车后,该项目将与鹤港高速一起作为港珠澳大桥向西延伸、辐射粤西的重要通道,同时还将与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一起,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小蛮腰”桥塔呼之欲出

  精细化建造挑战世界跨径最大三塔斜拉公路桥

  在黄茅海繁忙航道的一侧,高栏港大桥东塔正在进行部品钢筋吊装施工,“小蛮腰”塔身呼之欲出。现场正在进行钢筋捆扎作业的工人介绍:“从业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如此快的工程建设速度,施工从头到尾都很顺利,工期进度基本提前了一个季度。”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大跨海工程,起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平沙镇,向西跨越崖门口黄茅海水域,经江门台山赤溪镇,终于台山市斗山镇,路线全长约31km,跨海段长度约14km。项目已于2020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湾区早日形成世界级交通枢纽。

黄茅海海域上,工人们正在进行主塔浇筑施工。

黄茅海海域上,工人们正在进行主塔浇筑施工。

  “我们的项目骨干很多都有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和深中通道项目的建设经验,针对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建设,我们将发起新的挑战。”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副主任朱超介绍,该项目设700米级超大斜拉桥2座,是项目的主要控制工程。其中高栏港大桥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00米;黄茅海大桥拟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桥梁全长220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两座大桥共5座主塔高度达250—260米,采取塔柱底部和顶部粗、中间细的设计,形如“小蛮腰”。

  创新采用圆截面渐变收腰独柱主塔的“小蛮腰造型”塔身,不仅在建筑美学方面更具追求,异形塔身的建造对施工工艺更是有了进一步的挑战。据了解,为了建造这一大体积的“异形”索塔,黄茅海项目建设团队采用造型木模板实现每节模板的定制加工,同时采用超高混凝土泵送技术、多重抗裂措施等确保索塔建造品质。而大桥塔柱屹立于黄茅海水域,混凝土部分抗腐蚀指标标准甚至超越了港珠澳大桥。除了钢筋有防腐涂层,混凝土中加入疏水化合物,外部还有防腐蚀涂层的保护。

今年以来,黄茅海跨海通道5座主塔“节节攀升”,建设进展正在加速。

今年以来,黄茅海跨海通道5座主塔“节节攀升”,建设进展正在加速。

  “约260米高的塔身,每一个横截面都不相同,打造这样的钢筋混凝土异形索塔是巨大的挑战,在行业内也是极其罕见的,精细化建造难度可想而知。”中交路建黄茅海跨海通道T3标项目经理曾柯林表示,全新的技术工艺应用,将黄茅海跨海通道的桥梁建设水平带到了新的高度。该项目在塔柱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先进DOKA爬模技术,其模板采用造型木设计,通过调节造型木尺寸,每次切割造型木5—6毫米,改变模板形状,来实现索塔纤腰形设计的外形要求。同时,桥塔目前采用预制部品钢筋整体吊装工艺,可大大减少高空作业风险,使安装精度和效率明显提升。相比人工散绑钢筋,可将主塔钢筋施工效率提升4倍。

节段钢筋整体吊装现场。

节段钢筋整体吊装现场。

  得益于科学施工管理和智能化精细化建造,项目多个关键节点工期较原计划提前2—3个月完成,今年底前引桥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切切实实跑出了“黄茅海速度”,为项目2024年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进一步壮大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推动珠西发展步入新台阶

  每一次对大江大河的跨越,都带来产业带、城市群、生活圈的新契机。

  从大湾区的上空俯视珠江三角洲这片发展热土,如果说港珠澳大桥的横空出世是第一条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那么横跨珠海和江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将实现“承东启西”的任务,成为打通珠西交通格局的一个突破口,将珠江口的核心影响力向珠江西岸和粤西延伸,推动珠西发展步入新的台阶。

项目采用钢筋塔下部品化加工和节段钢筋整体吊装工艺,不仅提升施工效率,还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提高了安装精度。

项目采用钢筋塔下部品化加工和节段钢筋整体吊装工艺,不仅提升施工效率,还减少了高空作业风险,提高了安装精度。

  项目建成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将与港珠澳大桥、西部沿海高速共同构成大湾区最南侧的一条东西横向高速运输通道,使香港到江门的车程只需1个小时,形成“香港—珠海—江门—粤西”大通道,进一步壮大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纵观整个珠江口经济发展格局,目前的判断仍是东岸强于西岸。但珠江西岸拥有更加广阔且相对低价的土地空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表示,要发挥这一优势,就需要有整个珠江西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梁立农分析认为,与珠江东岸相比,珠江西岸无论是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还是从产业层次、产业结构等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以经济总量为例,莞深两市2018年经济总量为3.2万亿元,而珠中江三市2018年GDP为9400亿元,不足莞深两市的三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差距会产生明显的级差梯度,并将加快经济发展从珠江东岸向珠江西岸传导、转移,从而产生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互动与人员来往,形成大量的交通需求。”梁立农说。

  然而,受到黄茅海两岸交通不畅等因素制约,产业向西拓展存在一定阻碍。在此背景下,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及时。建成后,它将使珠中江一体化形成更加高效的闭环,珠江西岸各地区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

  虎门大桥造就了虎门镇的崛起,南沙大桥带动沙田镇腾飞,深中通道掀起了中山翠亨新区的建设热潮……如今,江门台山市也站在了这个风口上,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密集扎堆。今年一季度,总投资逾100亿元的24个重大项目在这里集中动工(投产),台山市的发展正在跑出“加速度”。

  如今,沿着黄茅海跨海通道,从珠海一侧望向江门,大湾区向西的视野豁然开朗:一个以珠江口为核心,呈扇形向西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呼之欲出。梁立农表示:“这些项目建成后,珠江西岸的高速公路格局将大为改观,珠西发展将进入‘临深临港’的新时代。”

  【记者/主播/脚本】李赫 发自珠海

  【摄影/摄像】石磊

  【剪辑】罗斌豪

  【设计】郑炜良

  【监制】肖文舸

  【统筹】袁佩如

编辑:何敏辉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