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横琴方案》、《前海方案》相继发布。一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加快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目前,横琴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推动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成效初显;前海“政策扩区”与“物理扩区”叠加推进,发展动能强劲。两个合作区在产业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带动明显增强,有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前海“扩区”后,海陆空铁齐备,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在前海综保区的一家企业内,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存储芯片进行自动测试,完成分级分拣后,在综保区内就可以完成订舱、打板、安检等全部航运流程,通过短途驳运安保链顺利运抵深圳机场国际货站,快速出口。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前海服务中心已实现广深港三地机场的货物直接登机模式。在蛇口港,“大湾区组合港”模式正持续发力。通过该模式,从枢纽港进出口的货物可以在支线港码头一次性办理海关查验手续,更加高效便捷的湾区海上物流大通道正在形成。
日前,横琴发布“稳经济”30条,涵盖谋划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精准施策积极培育发展新产业等五方面。一年来,在诸多“政策红利”的带动下,现代金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已在横琴呈现聚集效应。
在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里,这家去年刚刚入驻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研发一款降糖减重的创新药。
研发在横琴,成果转化和规模生产放到周边城市来完成,成为合作区内不少企业的发展路径。现代交通路网加速建设,周边城市的产业配套日渐完善,为横琴合作区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1年,横琴合作区生产总值达到454.63亿元,同比增长8.5%。2022年上半年,合作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93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8%。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余俊俊 林楚纯 赖增妍 陈壮 深圳台
摄像:朱广生 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