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人工智能让文物之美“触手可及”|这些身边事儿,我跟代表聊两句

2024-03-05 21:41 来源:南方网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如何系统性保护文物,让古老文物焕发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崔岩表示,通过数字孪生手段保护与修缮文物,以科技赋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高质量发展。

  微米级复刻捕捉文物细节之美

  “数字孪生技术是利用人工智能把现实世界的物品按1:1的比例复刻进计算机中。我们现在复刻的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什么是微米级精度?崔岩进一步解释,以书法作品为例,不同力道的笔画在宣纸上呈现的墨迹深浅不一,这些细微的变化可以通过微米级精度的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建模和还原,对文物的防伪识别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像瓷器、青铜器等不同材质的文物,崔岩将其记录收集在材质库中,为观众呈现不同材质的文物数据。

  2021年以来,崔岩团队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将现有十余万件文物数据与红色文化基因库结合,建成3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场景,同时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和资源也逐渐丰富。“广东省博物馆的广彩、河南博物院的玉虎形跽坐人像和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的西周龙形玉佩等,我们可以通过各个角度去观看它们的细节,非常活灵活现,生动美好。”崔岩说。

  人工智能让文物之美“触手可及”

  如何记录文物的多样化数据?崔岩及其团队自主研发全自动化建模的硬件设备,这套设备不同于只能拍摄二维照片的普通相机,它可以拍摄采集三维立体数据,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工作人员经过一天的培训即可上岗。

  在文物的线上分发与传播过程中,崔岩及其团队创新核心数据无损压缩算法,让观众在手机端便捷地欣赏文物之美。“每一个文物都有链接二维码,观众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把数字化的文物带回家。”崔岩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唤醒”沉睡在库房里的文物,给予文物“第二次生命”,让数字文化宝藏走进寻常百姓家。

  统筹:李琳 申晨

  策划:李润芳 陈伟峰 王子瑜

  记者:王子瑜 李润芳

  设计:陈伟红 曹雅琴

  校对:梁洁萍

  相关阅读:

  深加工,给柑橘的世界带来更多“金”彩|这些身边事儿,我跟代表聊两句

  代表@你:不体检≠不生病,加强体检意识很重要!|这些身边事儿,我跟代表聊两句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