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管线兵,托起战场“大动脉”的钢铁脊梁

——专访联勤保障部队输油管线尖兵吴勇

2022-09-16 09:36 来源:南方网 陈伟峰 杨政芳

  编者按:国无防不立,善教得人心。今年9月17日是国家第22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为持续推动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近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开展了“走边关 登海岛 入哨所”国防教育主题采访活动,组织省属主流媒体深入驻守广东边远山区的联勤保障部队部分营区采访采风,实地了解部队官兵职工工作、训练、生活、情感实际,向社会传播讲述联勤部队官兵扎根山沟、甘于寂寞、矢志强军、建功立业的国防故事,引导全体公民学习国防知识,强化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不断提高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秋日的一个下午,在广东边远山区,联勤保障部队某团正顶着烈日,热火朝天地训练。

  一声声“起——”的呐喊中,20名战士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将重达千斤的门桥(跨越公路时将管线架起来的装置)稳稳架起;16名战士在4分钟内,将12根钢制的管线实现70米的池塘悬挂穿越;在标准场地下,6位战士在喊着整齐的口号,将输油管线在3分钟内接驳70米……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唯有日常训练娴熟,才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油料管线兵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翻雪山、越峡谷、过沼泽,将6米的长管拼接成数百公里的“油龙”,守护祖国每一寸土地。

  “如果说油料是战争的血液,输油管线就是战场的大动脉,而我们管线兵,就是托举大动脉的钢铁脊梁。”管线尖兵吴勇自豪说道。

  这位黝黑,双目有神的汉子生于1988年,在其家族两代人中,有9人当兵。年幼时,几位叔叔总是在不经意间讲述起部队里的故事,这也在他心底里,撒下从军报国的种子。

  2006年,吴勇怀着对军营的憧憬和向往,踏上从戎路,开始新征程。如今,他是联勤保障部队某输油管线团班长,一级上士军衔。

  入伍以来,吴勇先后4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19年初,他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被中宣部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并被列为全军重大典型。

吴勇进行战术训练

  勤学苦练,成最年轻泵站长

  初来时,吴勇对输油管线专业一窍不通。他也自言,自己并非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线装备,他硬是给自己加压,下苦功夫。

  时间是挤出来的。无论盛夏或是寒冬,吴勇充分利用中午和晚饭后的休息时间,独自在训练场上进行管线装备和体能的训练。

  作为管线兵,义务兵期间只需要掌握管线铺设、连接、撤收等基本技能,能配合其他战士对泵站进行开设即可。在吴勇当义务兵的第一年,他已经将上述基础知识掌握,然而他不满足于此。长期留在部队是他的目标,他希望可以跟其他老同志一样,专业精通,能力过硬。

  平日里,吴勇总是有意无意地跟在班长身后,一直咨询他各种装备上的知识,如供油泵、输油泵、空压机等。

  遇到班长去修理、操作装备,吴勇更是不会缺席,“班长我给你拿一下工具,你要什么工具我给你跑腿吧。”回忆起当年往事,吴勇笑着说,“当时其实就是想方设法向班长‘偷学’更多操作技能。”

  后来,无论是管线的连接还是拆解速度,吴勇都比同一批的义务兵快,装备上的掌握更是遥遥领先。义务兵期间,他即成为泵机操作的技术能手,可独立带队完成最难科目“悬挂穿越”训练,刚选取士官便当上单位最年轻的泵站长。

吴勇认真维修车辆发动机

  熟能生巧,名副其实“管线通”

  2013年,部队野外驻训,门桥是驻训必不可少的装置。由于单位里现有的门桥已损坏,集训却十分紧急,吴勇毅然决定利用单位里现有的短管、长管器材,将临时门桥组装搭设起来。经检测,门桥可用、安全且牢固。

  这种随机应变能力,离不开吴勇对各种管线器材的熟悉。在平日训练中,他发现某些器材有三通弯头,可以连接旋转,在推高以后可以实现类似门桥装置的搭设。最初脑海中的一个设想,竟能够在紧急时候得到检验,吴勇自己动手设计门桥装置也成为了管线部队的一个先例。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吴勇不满足于操作层面,他希望能掌握更多理论上的知识。在闲暇时间,他逐步加强学习机械理论学习,翻书阅卷,记不住的便扎实用笔抄写几遍,由此,机械领域知识面变广也更深。

  2015年,在某次高原上的演习中,由于精密部件机械密封出现故障,导致输油泵不能如常运转,维修厂家远在山东,时间紧急无法联系他们前来修复。大家急得团团转。

  “我来试试!”吴勇主动请缨,带领几位同志,利用平时积累的扎实功底,经过10余小时紧张作业,首次自主完成厂家才能解决的机械密封拆装更换,开创了管线部队先例,保证了演习顺利进行。

吴勇参加西藏高驻高训

吴勇组织架设6寸门桥

  舍生忘死,“三过家门而不入”

  2012年,吴勇参加云南彝良抗震救灾,在运送物资途中,余震不断。巨石呼啸着从他车前滚落悬崖,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衣衫。在经过一个陡坡回头弯时,雨天路滑,汽车不受控制的向后倒溜,身后就是落差一千多米的悬崖。

  千钧一发间,吴勇沉着冷静,一边打方向调整,一边减档踩油门,处置及时得当,规避了险情。一次次险情并没把他吓倒,他仍义无反顾向震中挺进。

  谈起班长吴勇抗震救灾的故事,战士余俊有感慨道,当时地震的地方就在班长家附近,他们家其实也是一个受灾区。然而班长从旁经过却没有回去,始终跟随部队一起在执行任务。

  “这一点给我们冲击很大,真正做到了‘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担自己的责任。”余俊有说。

  事实上,每次遇到大项任务,吴勇都挑大梁、敢冲锋、敢拼命。2007年某油库改建过程中发生油罐爆炸,现场弥漫着油蒸汽,冒着有第二次爆炸可能性的危险,吴勇连续两天作业把油料回收;“昆明抗洪排涝”他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每天在臭气熏天的污水里,一泡就是几小时;安宁森林灭火,他扛起管线从山上往山下铺,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全身摔得都是伤;高原高寒驻训,管线穿越河流时,他第一个跳入冰水中,拎锤打桩固定,上岸时又累又冷,直接瘫倒在地;实铺实输演练,遭遇40年不遇暴雨袭击,他跳进齐腰深洪水中,冒着被冲走的生命危险,抢回了受损的管线。

  遇到危险,吴勇总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让我来!”是他常说的一句话。

  “我敢说让我来,是因为我认为通过我的训练,通过对专业的掌握,我能胜任这一任务,我能把它完成好的。”他坦然说道。

吴勇组织跨江管线架设

吴勇组织泵机开设训练

  砥兵砺伍,因材施教育新兵

  2019年,吴勇被评为“全军备战标兵个人”,也因这一表彰,受习近平主席接见。

  “获评备战标兵以后,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如今,吴勇总在思考怎么在训练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是我个人,还有我的战友,我所带的这些班里的战士,我又该如何让他们在业务上收获更多。”

  对于班里的战士,吴勇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于接受能力较快的同志,给予他足够信任,对他“放心”,不断给他小任务去磨练。他认为,人只要受到信任,工作的状态是迥然不同;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同志,则要对他有耐心,反复讲反复教。

  吴勇常说,所有的任务都是团队共同完成的,所有荣誉也是战友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油龙”是由一道道钢管拼接而成,胜利是一名名战士奋斗而来。管线是战争的血脉,它们需要隐蔽伪装,不被敌人发现;管线部队同样需要在暗处默默付出、奉献,克服各种极端条件,为战斗部队提供最稳定、有力地保障。

  “越山川,跨江河,人如虎,车如龙……我为国防献青春,战歌高扬军旗红”管线兵之歌在山谷里飘扬。一道运输物资的铁轨在草地上蜿蜒,直到没入丛林深处。

  统 筹:李 琳

  策 划:申 晨

  编 导:杨政芳

  摄 制:张瑞霖

  文 字:陈伟峰

  设 计:汪婉莹

  图片来源:受访部队

  视频部分素材来源:受访部队、“联勤集结号”公众号

编辑:孙奕慧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