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沉淀,灵魂的共鸣。书籍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它引领着孤独的心灵旅客翻越高山,并提醒他不沉迷在沿途的美妙之中。书籍如同一把把生活的钥匙,当人面对困难时,它赋予其智慧与力量,开启一道道人生的大门,使人不因孤独而沮丧,不因胆怯而却步,不因懵懂而彷徨。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从问题出发,由不同领域的探路人带领旅者寻找藏在书中的答案。
与心灵同行
有勇气让生命绽放光彩
江同学在读初三,偶然从网络短视频里看到对电视剧《甄嬛传》安陵容、甄嬛等角色的心理模型分析,点燃了其对心理学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作品《自卑与超越》是她最近阅读的书籍。
江同学说,精神内耗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书中的心理学观点可以应用在这个心理现象中。当人形成了一套评价自己的准则,把定义自己的权利交还给自己,便可以减少很多的精神内耗。
“此前我比较孤独与迷茫,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如今,江同学在思考,如何能把这些心理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帮助更多有类似困扰的同学。
当青少年有心理困扰时该如何面对?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刘学兰表示,当孩子有心理不舒服的时候,要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每一个人周围都有社会支持系统,来自于家庭、学校和朋友,也来自于专业人士。
“一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己调适去化解它,包括情绪调节、认知调节等。”刘学兰推荐了一本与阿德勒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被讨厌的勇气》。她表示,初中年纪的孩子需要确立他的自我价值,同时又感受到源自人际关系、学业上的烦恼与干扰,他可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能够接纳自己,出现一系列围绕自我产生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看一下这本书,哪怕被人讨厌,我都有勇气让我的生命绽放光彩,能够勇敢地走下去,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刘学兰说。
与兴趣相伴
网络小说代入情感与梦想
网络文学的读者主体是青年人,优秀的网络小说作品往往代入青年的情感与梦想,与读者实现精神共鸣。
刘学兰非常关注青少年的阅读,她比较好奇现在中学生对哪些网络小说感兴趣。
在读高二年级的何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看电子书,他向记者分享了比较喜欢的修仙小说《剑来》。小说主角出身贫苦,但在他的努力和机缘巧合下一步步成长起来。
吸引何同学的不仅是小说的故事情节,“书中还告诫我们待人要真诚,遇事不决时要多聆听自己的本心。”何同学说。
与文化相依
建筑中注入人文内涵
在采访中,何同学谈及喜欢物理学科,以后想选择建筑设计专业学习。那么他在高中阶段要做好什么准备?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前往有着近90年历史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红楼。其楼高两层,古朴优雅,四周绿植环绕,树影婆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遇大兴介绍,建筑学专业是一个很综合的学科,包括城市、建筑与环境,要求同学有比较广泛的知识面和在多方面的浓厚兴趣。学生数理化的基本功要扎实,要有人文历史的知识储备,还需要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
遇大兴推荐了一本非常经典的建筑读物《华夏意匠》。他介绍,中国传统建筑是与西方建筑并行的一个体系,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华夏意匠》包含了东方的建造智慧、建筑审美与建造过程。他相信这本书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对建筑有基本了解。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伟峰 张菲菲
配音 杨政芳
设计 武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