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作为广府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和最具特色的符号,不仅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以其独特的音韵和表达方式,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纽带。近日,南方新闻网联合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就相关话题,对粤语视频达人张弛进行了专访。
从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到广府文化推广大使,再到拥有210万网络粉丝的粤语视频达人,多年来,张弛用不懈的努力,谱写传播粤语文化的独特篇章。
当粤语遇上古诗词,开启文化传播新篇章
2005年,张弛加入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过《正点报道》《今日财经》《娱乐前线》等节目,由于工作的缘故,他非常喜欢研究粤语文化。
“粤语的音韵、声调、发音模式很多,相比于普通话的4个音调,粤语的音调多达9个,里面有闭口音、短促音等,涵盖了不同音符的变化。”张弛介绍,粤语的音韵系统丰富,继承了古代人的表达方式。用普通话读古诗词,一些平仄格律是不契合的,而用粤语读则更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把古人的音韵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古代的发音及用词,使朗读者仿佛能穿越时空,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产生声音领域的奇妙共鸣。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主播,在视频平台上读诗,其实是张弛将个人兴趣与专业知识结合的一次偶然尝试。早在2019年,他在工作之余将自己对粤语文化的理解和粤语主持的心得、经验,通过粤语读诗等短视频与网友一起分享,短短一年时间就积累了60多万粉丝。
“做新闻主播的时候,主要播报别人的故事,我想开辟一个渠道去讲自己的故事,讲粤语和传统文化的故事。”谈及从电视新闻主播转型,成为“广府文化推广大使”和“张弛粤语品牌创始人”,张弛有感而发。出于对粤语文化的热爱和未来人生的规划,2023年,他告别了熟悉的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工作,全身心投入视频创作,开启一段人生新旅程。现在,他不仅用粤语读诗,还开始尝试进行文化探寻,通过与粤港澳历史古迹、美食、名人、经典影视、歌曲、粤剧等文化载体相结合,让观众们感受粤语文化的魅力。
在某平台账号“张弛有道·粤语读诗”的置顶视频中,一个与央视春晚相关的粤语视频,获得了26.7万点赞。
“2022年央视春晚有一个相声节目《欢乐方言》,姜昆老师用他对粤语的理解去说这个相声,里面涉及较多粤语概念,其中有一些是值得商榷的。”张弛表示,看了节目之后,第二天就录了一个视频,针对《欢乐方言》里表述不准确的粤语概念,为网友普及粤语文化知识。短短五分钟的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近2000万。视频推出一周后,广州市政府部门还授予他“广府文化推广大使”的称号。
粤语与粤剧,一脉相承的文化纽带
粤剧与粤语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语不仅是粤剧的表演语言,更是其灵魂所在,赋予了粤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张弛的视频作品中,不乏粤剧的相关题材。今年7月3日,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广州举行全国首映礼。观影后,张弛也推出了自己的视频作品,用粤语讲述了冼夫人辉煌的一生,并带出很多粤语文化的知识点,吸引了众多粉丝到电影院购票观看粤剧电影《谯国夫人》。
“粤剧的很多经典剧目,都是来自历史,我比较喜欢《帝女花》这个粤剧作品,它带给我很多感触,也吸引我深入研究明朝的历史。”谈及未来的创作,张弛表示,自己愿意为有历史积淀的剧目去做宣传,从历史的角度、粤语发音的角度创作更多的新作品,传播粤语、粤剧文化。
粤语正音在粤剧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演员表达情感、塑造角色的重要工具,更是传承与发扬粤剧文化精髓的关键所在。在回答记者关于粤语正音重要性的提问时,张弛说到,“有粤语正音的功底,演绎出来的粤剧才会更有生命力,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他认为,标准的粤语发音能够确保剧目的原汁原味,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粤语的独特魅力。通过精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富有情感的唱腔,不仅提升了粤剧表演的艺术感染力,还增强了剧目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厚重感。
张弛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习惯于快节奏,粤剧作为粤语传播的重要文化载体之一,可以通过简化粤剧的观赏指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剧情、角色和表演特色,让初学者轻松入门。同时,利用短视频的平台传播粤剧文化,将原本几十分钟的粤剧完整剧目剪辑成一段段的短视频进行传播,让更多人去了解粤剧文化。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