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万人铁军”战伶仃,靠什么“拧成一股绳”?

2024-06-18 07:51 来源:南方+

  6月16日,深中通道项目通过交工验收,宋神友终于得以长舒口气。作为项目主任、“1号员工”的他,已为此奋斗了超过5000个日与夜。

  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飞跃伶仃洋、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合龙、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主线贯通……回想起深中通道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他依然心潮澎湃。

  与宋神友一起,超1.5万名深中通道建设者用心血浇筑、用岁月沉淀,铸成了这条横跨珠江口两岸的“湾区巨龙”。历时7年筹备、7年建设,他们以忠诚担当、勇创一流、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在大湾区这片发展热土,再次用“中国标准”,创造了世界跨海通道建设的奇迹。

  “我们要自主创新,领先世界”

  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当这些“世界之最”同时集中在一座通道上,它意味着必须集成创新、挑战极限。

  2010年,深中通道前期办公室成立,陈伟乐、宋神友就来到这里,打那时开始,他们将自己的一切都与深中通道融到了一起,一干就是14年。

2010年,深中通道前期办公室成立。

2010年,深中通道前期办公室成立。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建设条件极其复杂,5年前期研究,52项专题论证、29个过江通道方案比选、19项通航专题研究,提出“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跨海工程方案,前期团队走过的道路极其艰辛。

  取得交通运输部通航批复后,要等待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同意批复。“真的是只有等吗?不要白白浪费这段时间。”时任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的陈伟乐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让深中通道在技术与美学上均卓然超群。

  于是,他突破了国内先选设计单位再选设计方案的惯例,率先在国内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组织开展方案设计国际竞赛。2015年10月,深中通道向全世界发出了竞赛邀请函,立即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著名设计单位参与竞赛,丰富的设计成果令人大开眼界。通过竞赛,深中通道吸取了平衡和谐的建筑设计理念,采纳了兼具桥隧转换功能和防洪纳潮需求的西人工岛菱形设计,实现工程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并把国内工程美学设计的前沿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包揽多项世界之最的深中大桥。

包揽多项世界之最的深中大桥。

  开路架桥,从来都是百年大计。深中通道建设者不仅有开放创新的国际视野,更有“勇创一流”的志气。

  为适应海底隧道超宽、变宽、深埋、大回淤技术特点,项目在国内首次创新性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并从2015年开始,牵头组织20余家一流科研团队进行攻关。宋神友说:“这种结构在国际上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国内更是全产业链空白——没有相应的工程经验,没有成熟的设计规范、施工经验、质量验评标准、检测手段和方法。我们自主创新,领先世界。”

  2019年11月,深中通道首节沉管完成浇筑。2020年6月,首节沉管顺利完成沉放对接。“经过检测,质量一流!”宋神友颇为自豪。从钢壳制造、自密实混凝土制备、管节浇筑、检测及浮运安装,深中通道建设者破解了关于它的全部秘密,并且站在了世界最前沿。研发了智能制造生产线,拥有平均每月出厂一节165米长、46米宽、10.6米高的巨型钢壳的能力;优异的自密实混凝土新配方、世界首创智能浇筑机器人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每月一节的预制速度;世界首创的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系统革新了大型管节浮运安装工艺,并将大型管节深水条件下的对接精度,由国际公认的厘米级提升到毫米级,创造了浮运安装速度及精度世界纪录。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向东,是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向东,是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

  “根据国外经验,预制一节约1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管节需要6到9个月。如果我们也是这个效率,一节2.9万立方米混凝土的管节预制要近2年。如今,我们只要30天。这得益于我们坚决推行智能建造、持续革新工艺工法。”同样从项目前期走来的海归博士刘健说。

  在这场“穿云破海”的极限挑战中,深中通道建设者如积薪耳、不断超越,接过自主创新的火炬,继续寻找推动交通科技迈向新高峰的下一个支点。

  “真正成了一家‘深中人’”

  施工区域分布在海上、水下、高空,面对参建单位多达60多家,全线超122个工点,上万名现场参建人员……如何将互不隶属的各单位和建设者凝聚在一起,形成建设合力,是深中通道这个“超级工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伶仃洋上,建设者正在进行深中大桥主缆架设作业。

伶仃洋上,建设者正在进行深中大桥主缆架设作业。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深中通道通过创新成立建设期党委,把参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建设期党委1个核心领导范畴,委员由管理中心党委委员、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设置了30个基层党组织,配备了112名专兼职党务干部,按“六个一”标准建设了30个党员活动室,切实把全线450多名党员凝聚起来,实现组织、人员、阵地全覆盖。

  “建设期党委成为工程建设的‘定盘星’‘火车头’,党员干部成为推动项目建设攻坚克难的‘领头雁’。”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期党委书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杨阳介绍。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通过和其他支部共建的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志愿服务、岗位竞赛等,学习上共同进步、业务上互相切磋,真正成了一家‘深中人’。”参建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道。

深中通道主题党课。

深中通道主题党课。

  突出党员劳模带头攻坚克难作用,深中通道还建设了8个“创新工作室”。从模范榜样汲取奋进力量,建设团队传帮带薪火相传:“70后”的团队带头人宋神友获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80后”的团队成员金文良获第七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90后”的团队成员正在以热血拥抱时代,谦虚学习、砥砺奋进……

  在建设期党委的“全领域统筹”下,1万多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有序推进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海中超深超大规模锚碇基坑及桥梁高塔施工等关键节点,不断在工程作业中披荆斩棘。一项项世界难题被攻破,一个个全新的“深中速度”在创造。

  “赶上了好时代,从来没想过退休”

  年逾八旬的陈韶章还是保持了年轻时的工作习惯,每天早上八点,到办公室查阅资料,下午去工地视察和讨论技术问题。

  前为广州市地铁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技术顾问,现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技术顾问、深中通道技术专家组岛隧组专家的他,仍在争分夺秒:“现在赶上了快速发展的好时代,从来没想过退休。”

陈韶章(右二)与年轻工程师们在深中通道施工现场。

陈韶章(右二)与年轻工程师们在深中通道施工现场。

  建设期间,无论烈日还是风雨,只要现场出现难题,执行出现困难,深圳机场码头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及广州南沙龙穴岛船厂车间的工人们,总能看见陈韶章的身影。在建设驻地,他废寝忘食研究技术,用多年积攒的经验和智慧心血,钻研创新,努力攻克技术难题。在施工现场,他迈着坚毅的步伐,带着工程师们仔细检查,收集数据,结合实际破解难关。

  7年筹备,7年建设,和陈韶章一样的建设者们在这里奉献坚守、青春和无悔,将“叹伶仃”变成“跨伶仃”。

  “每年台风天,上千名工人在海上作业,建设者和设备的安全,都是我最担心和牵挂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传斌说。

范传斌在项目建设现场。

范传斌在项目建设现场。

  从2018年9月,深中大桥第一根主墩桩基开钻,到2023年合龙。五年时间里,建设团队克服了全海上作业、建设条件复杂、频发强台风等诸多不利条件,最终让深中大桥巍然矗立于海天之间。

  “再难也要做,迎难而上”。范传斌带领团队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制定“品质工程、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智慧梁场”系列标准,实施全过程BIM技术应用,解决了海中大型锚碇建设难题。同时,他还带领参建方,创新打造了超高桥塔空中建造垂直工厂,研制了具有混凝土布料、养护功能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筑塔机,研发了装配式钢筋网柔性制造生产线和相关施工平台,实现了悬索桥超高桥塔的工业化建造,大幅提升了建造品质、效率和安全。

  “毕业近30年,我都是在工地上度过,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但每一个工程完成之后,都有极大的自豪感。我感恩生长在这个好时代,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将为之不懈奋斗。”范传斌说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在深中通道这个“练兵场”上,不少“80后”“90后”工程师也逐渐成为项目的技术骨干,“海上黑”成为他们的青春“名片”。

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建设者正前往测量点进行作业。

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建设者正前往测量点进行作业。

  海上、岸上两头跑,每周有三四天吃住在岛上,“脸越来越黑,孩子都快不敢认我了。”他们笑着说。

  “创大湾区百年门户工程”——这是深中通道项目的口号,更是深中建设者的承诺。他们不惧洋阔海深,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黝黑的脸庞如日光般发光发热,用智慧和汗水向我们精彩展示了什么是中国工程、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以及中国精神。

  【采写】南方+记者 袁佩如 李赫 通讯员 沈仲

  【摄影】南方+记者 石磊 张由琼 姚志豪 郑新洽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设计】郑炜良

  【统筹】袁佩如 张由琼 张哲

  (部分素材由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保利长大、中交一航局提供)

编辑:陈海敏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