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彩虹国度”南非有了华人警民中心

2019-10-18 09:39 来源:南方网 林亚茗 卞德龙 黄学佳
.

 

  9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座华人商城内,侨胞们组织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会。他们手持五星红旗,对着遥远的东方唱响祝福的歌。

  南方日报记者在与南非洲粤港澳总商会会长吴少康以及多位侨领的座谈中谈到华人华侨近年在南非的发展,他们都会提及一个特殊的组织——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简称“警民中心”)。7月,两名当地华商经历了绑架事件,但幸运的是,两天后他们被安全救出。在这场营救中,除中国驻南非使领馆和当地警方的努力外,警民中心也功不可没。

  “华人华侨遇到困难就找警民中心。中心的骨干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以保证大家安全和顺利地发展。”警民中心创始人之一的吴少康说。

  这个由各个侨团联合成立的非赢利性组织,成立15年来多次配合警方打击针对侨胞的违法犯罪活动,并在南非建立了10余家省级中心。警民中心的发展史,是侨胞在海外团结奋斗,以更自信姿态融入当地社会的生动写照。

  9月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座华人商城内,侨胞们组织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会。

  “捐”出来的警民中心

  因多样化的人口组成、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南非有着“彩虹国度”的美誉。不过,作为该国最大城市的约翰内斯堡,却因为枪支泛滥、贫富差距大以及非法移民多等因素,成为世界上犯罪率较高的城市之一。近20年来,随着华商的增加,针对华人的犯罪问题日益严重。

  约翰内斯堡侨领徐侃毅清楚记得,他到达南非的第三天便遭遇抢劫。随后,由于类似案件频发,徐侃毅在与华人好友姒海交谈中,认为侨胞们需要成立一个自我保护的组织。

  这个建议得到越来越多侨胞及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的支持。2003年底的一天,侨领们在“警民中心筹备会”上达成共识,要团结各侨团力量、加强与当地警方联系,成立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2004年初,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投入运行。

  回忆起创立之初的艰难,徐侃毅仍十分感慨:“场地、启动经费、专职工作人员、处理事件经验等,一大堆事情要逐个落实。”但侨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捐物捐款,让襁褓中的警民中心有了茁壮成长的条件。“亚洲城”业主吴少康提供店面作为中心办公室,姒海从拍卖行买来大批办公用品,徐侃毅从家里搬来电脑……

  此外,南非洲粤港澳总商会以及福建同乡会、顺德联谊会、上海工商联谊总会等商会、侨团踊跃出资,警民中心收到捐款100余万兰特(南非币名)。

  约翰内斯堡唐人街附近的居民区。

  搭建执法部门与华社间的“桥梁”

  警民中心运作起来后,在华人社区中名气越来越大,逐渐获得政府部门的关注与认可。2006年新年前夕,时任中国驻南非大使刘贵今到警民中心慰问。约翰内斯堡所处的豪登省时任警察总监奈杜也曾到访。但是,没有官方背景的警民中心要得到警方的认同与配合,开头难度不小。这一年,当地一家商业中心遭抢劫,4名警察遇害。警民中心募集16万兰特慰问遇害警察家属,让警方感受到了华人华侨的善意和能力,从此加强了与警民中心合作。

  “创始人还多次走访市内各个区警局,并参与协调棘手的案件。经过不懈努力,警民中心成立的初衷,即在南非执法部门和华人社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渐渐成为现实。”吴少康说,警民中心还举办了多期警察培训班,使警察不仅学习了简单的中文,还了解了中国文化,在执勤时与华人沟通更顺畅。

  有一次,在南非奥吉斯居住的华人杨某遇害身亡。身在异国举目无亲,再加上语言不通,家属悲痛之余也为案件侦破发愁。警民中心接到求助后,即派工作人员驱车100多公里赶到案发地,协助受害人家属同警方沟通。在案件庭审工作中,警民中心陪同家属出庭20多次,协助取证、笔录和指证工作,最终让凶手受到法律严惩。

  侨胞融入当地社会的“旗帜”

  “如今,警民中心平均每天接到五六通各类求助电话,多的时候有10通。”警民中心现任主任李新铸介绍。

  除了抢劫等违法犯罪案件,警民中心受理更多的是侨胞求助、投诉,为侨胞提供翻译协助、开展安全防范知识普及,甚至调节侨胞之间和家庭内部的纠纷等。

  这种热心帮助,甚至跨越国界。2017年,华人余女士在南非邻国莫桑比克遭遇入室抢劫,头部重伤,伤情紧急。由于莫桑比克医疗条件有限,当地侨领王孝金致电时任警民中心主任吴少康,吴少康连夜联系南非医疗急救飞机公司和约翰内斯堡最大的医院,并自行垫付88万兰特,用于支付押金和租用急救飞机。经过月余的治疗,余女士转危为安。

  “没有他们,我这条命可能就回不来了。”如今,安全回到家乡湖南的余女士每想起此事,总感念着警民中心和热心侨胞。

  正是这样的无私奉献,让警民中心不仅得到华人社区的认可,更成为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的一面“旗帜”:

  警民中心加入了南非官方组织——社区治安论坛(CPF),吴少康等骨干成员曾受邀参加南非警察部年度财政预算听证会;2006年起,警民中心每年都通过颁发奖状、奖品等方式,奖励为华人社区作出贡献的南非警察;2013年起,与当地警方协调配合,警民中心先后在南非全国成立10余家省级中心。一张服务侨胞的安全网越织越结实。

  “警民中心等侨团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南两国不断深入的交流合作,让我们华人华侨有信心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当地社会。”吴少康的话,道出众多侨胞的心声。

  约翰内斯堡唐人街。

  ◆ 记者手记 ◆

  他们与百年前华工大不一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1日前夕,与中国远离万里的南非约翰内斯堡商业楼群,这歌声传得很远很远。这是由上海、广东、福建以及中国东西南北中各地侨团组织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走出国门发展的侨胞越来越多。然而,遇到的不安全因素也可能增多。在约翰内斯堡东区,一条约半公里长的商业街上,从家家汉字及英文译名招牌可以看出,店主们来自中国各地。这条原名西罗町大街的街道,2005年底被正式注册成为唐人街。如今,南非华人警民合作中心的办公地点就位于这里。

  警民中心雇佣保安车在唐人街区域巡逻。

  漫步在这条“年轻的”唐人街,我们看到:警民中心聘请的保安配枪值守在各个岗位;警民中心协调当地警方在这里立的警务室,有专职警察24小时值班;为保护居住在附近的近万名侨胞,警民中心还雇佣多辆全副武装的保安车巡逻,每辆车上都印有警民中心的标志和联系电话……

  这里今天的安定兴旺,是华人们为自身安全呼吁和行动的结果。他们与百年前淘金修铁路的华工们不一样,决不再被动地受欺负。这一代侨胞们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挺起胸来,有着更加积极的自主精神、更加团结的群体意识。南非华人警民中心,就是海外侨团的一个绝佳典范。

  ◆ 专访 ◆

  百岁老人为华人维权发声

  ——访南非华人潘吴瑞芝

  106岁的潘吴瑞芝老人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10月正是南非的春天。2日,约翰内斯堡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华人侨团起诉辱华者的案件。

  两年前,多名白人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表针对华人华侨的种族歧视、恶意诅咒甚至人身威胁的言论。对此,南非历史最悠久的侨团之一——杜省中华公会举办华人社团大会,参与者包括新侨、老侨及来自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侨胞等,大家对这种恶劣的种族主义言论表示愤慨,一致同意报案和起诉维权。

  我们来到被蓝花楹笼罩着的一户华人家里,见到了身着蓝旗袍的潘吴瑞芝。她是那么精神奕奕,谁也不会看出她已是106岁高龄。这位在当地华人界享有崇高地位的杰出女性,以华人在南非奋斗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优雅大气地出庭作证。

  富家小姐走上逃难路

  潘吴瑞芝的儿子——南非广东顺德联谊会会长潘国境介绍说:“我妈妈出生于1913年,是地道的‘西关小姐’。”

  老人笑着说:“我是有着11个兄弟的独女。这一生历经惊险艰难,幸而终于过上了幸福和乐的生活。我丈夫潘伯光是出生于顺德的南非华商。他是我哥的中学同学,我21岁这年与他终成伉俪。1937年,日本大批飞机轰炸了广州沙面、黄沙等地。正在读大学的我大哥和丈夫都是热血青年,四处参加宣传抗日的活动。1938年,日军侵华的铁蹄逼近广州,我丈夫应他父亲的要求,去南非当华文学校校长。当日军打到广州,我抱着孩子,怀着身孕,扶着婆婆,无比艰难地走上逃难之路。在最惶恐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将来能不能与丈夫团聚。”

  1939年,她们在木船上颠簸了31天后,终于到了南非,见到了离别许久的丈夫。

  夫妇异地传播中华文化

  “我们夫妇的信念一样,就是一定要搞好华文教育,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她说。当时,潘伯光在比勒陀利亚的华文非京公学当校长,而他太太留在约翰内斯堡的国定华侨学校任学校训育主任,到周末才能一家团聚。

  老人说:“我在国定学校工作那些年,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八九点,教中文等多门课程,还做秘书、杂务工作,此外还要做家长的工作。当年,来南非的华人大多数是文盲,常常排队让我替他们写信寄回家乡。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学好英文,将来就有饭吃,没必要学中文。我们上门去动员家长:中国人一定要会讲中文(包括粤语和普通话),才能团结起来应对外族欺负和奴役。因此,我们学校300多名学生既有十五六岁,也有五六岁。我课间还要为孩子们喂饭。”她讲到这里笑了,仿佛那辛苦却甜蜜的一幕回到眼前。

  他们离祖国远隔浩浩大洋,心头仍然牵挂着抗战中的同胞,经常带着学生游行,为抗战募捐,并将自己儿子满月收到的亲友红包都捐出来。她至今仍记得,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过来,约翰内斯堡的华人们欢呼雀跃。

  潘吴瑞芝与女儿接受专访。

  百岁老人成为“有力武器”

  华文教师的薪酬较低,潘吴瑞芝不得不开始做生意,养大了国伟、国邦、国煊等8个孩子,并且教育他们不忘故土,热爱祖国。她积极参与华人社团的活动,长期资助华人养老院,被旅南侨胞尊称为“潘妈妈”。2012年,当日本安倍政府企图以所谓“国有化”侵占钓鱼岛时,98岁高龄的潘妈妈和侨胞们前往日本驻南非使馆门前抗议,体现了终身爱国的赤诚情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潘妈妈出席了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她激动地说:“祝福国家蒸蒸日上,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打这起华人维权官司时,律师鼓励老人说:“你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是我们社会的榜样。”她作为华人维权官司的证人,到法庭为华人群体发言说:“我们在南非辛勤工作,却曾经因为种族隔离政策,受到白人的种种歧视,而直到如今还有人说要把中国人‘赶回去’。我来了81年了,南非就是我的家,我们是对社会有贡献的群体,在这里应该有地位。”

  记者 林亚茗 卞德龙 黄学佳 发自南非约翰内斯堡

  摄影 姚志豪

编辑:许萌萌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