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州医院的重症病房,时长共4分50秒)
1月5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的重症医学科,6号床产妇醒来了已有三天,嘴里一直念叨要洗头。感染新冠病毒后,又经历了产后大出血,命运多舛的她在新一年将重获生活的希望。
ICU的医护人员更需要关注病人的心理与情感。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护工为一名康复状态良好的患者洗头。
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一位患者抚摸自己刚被护工洗过吹干的头发。
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CT室外等待的病人和家属。
新年到来,广州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就诊高峰已经过去,急诊就诊人数有所回落,目前正处于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场硬仗中,重症医学科无疑是救治的主战场,也是疫情的“风暴眼”。
重症潮的冲击下,医院全院医护全力以赴,许多医院会抽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培训,补充支援ICU。
近日,记者来到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探访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救治的最前线。在这里,医护人员日夜接力守护,筑起患者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点亮着家属的希望。
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位于住院部9楼,20张病床已收满了患者。他们大多是基础病严重的老年人,也有重症孕产妇。在镇静剂作用下,大多数都陷入沉睡,生命的维持依仗床旁精密仪器的运转。
1月3日中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医生检查患者情况并安抚其情绪。
1月3日中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由于患者病情随时可能发生改变,医护人员时刻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病房里,已经是一片忙碌景象:医护人员来回奔波,有的在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为患者排痰,有的正在做心肺复苏,抢救垂危患者,有的准备把患者转运到影像科做检查。
两周前,ICU迎来了一场大考,那时一边是危急重症患者增多,一边是医护人员骤减,最糟糕时,16个医生只剩下4个医生上班。
医生杨嘉琳几乎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最艰难的一夜,20名病人中有5名病人垂危,“这头刚帮患者插好管,保住了命,另一头就要冲上去抢救。”她说。
1月6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输液室内坐满了患者,护士陆续为患者打针输液。
1月5日深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一名医生被咨询问题的患者们围住。
1月5日深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病人们在排队等待就诊。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广医三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懿春说,随着科室里的医护“阳康”后纷纷返岗,再加上其他科室力量的支援,如今重症医学科人手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尽管如此,医护人员神经依旧紧绷,不敢有丝毫放松,因为重症患者的收治高峰仍在持续。
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护和家属合力送一名病人做CT检查。
1月3日中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医生用内窥镜检查患者身体情况。
1月5日深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病人们在输液。
每天,王懿春都要研判有哪些患者能转出ICU,计算腾挪床位的数量,让更多需要的人能住进来。
“还有很多人等待收进来。”王懿春说,现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就要尽快转出ICU,不能滞留过长时间。他还摸索了一套“置换机制”,若有科室愿意接受ICU转出患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床位。
1月4日下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医护人员合力推一名老人患者去做CT。
1月5日晚,一位老者躺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急诊抢救室内,他的家人将他孙子的视频放在他的耳边,以此安慰他的情绪。
广医三院副院长杨宁介绍,医院通过分级收治措施,进一步拓展重症收治容量,对老年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并对全院医务人员强化重症救治技能培训,确保医疗质量。“接下来我们将有更多资源投向重症救治,守护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最后一道生死线。”
1月6日上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抢救室内医生拿着胸片为患者家属解释病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内,6号床患者经过十几天的救治,病情转好,可以逐渐恢复自主饮食,护工喂她吃了一碗瘦肉粥。
6号床的产妇慢慢恢复了言语能力,借了一部手机联系了丈夫,问问他在哪里。其实,从住院起,每一天丈夫都在门外等待,迄今已有半个月,就只为了能见她一面。
“不出意外,她应该会是下一个转出ICU的人。”王懿春说。
【拍摄】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徐昊 张迪
【剪辑】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许舒智
【文字】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白恬 王剑 许咏怡
【编辑】周鑫宇
【设计】谭唯
【校对】牟元凯
【审核】张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