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与新中国同龄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下简称“全国美展”)堪称中国美术的“风向标”。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与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两大展区分别在广州与深圳举行,广东以412件入选作品、64件进京作品的成绩,名列全国第三,全方位展示粤港澳大湾区美术朝气蓬勃的实力。
广东美术界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上可谓硕果累累,罗玉鑫《休戚与共》获中国画金奖,沈璐《旌旗》获综合画种(连环画)银奖,冼子予、冼一凡《点点繁星》获中国画铜奖,广东以一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举行期间,吸引大量市民参观。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以来,奖项设置数量一直呈现减少趋势。面对“含金量”越来越高的中国美术奖,广东在本届全国美展的金银铜奖数量,却创下近十年的最佳成绩,入选作品数量同样史上最高,极大提振了广东美术的全国地位。
这场“艺术盛宴”落幕之后,对于广东美术而言,带来的思考与进一步的建设才刚刚开始。多位美术名家、学者接受南方+采访,为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新锐出圈
“体现美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75年来,全国美展一直都是属于年轻一代的舞台。“遥想当年,20岁的靳尚谊,23岁的方增先,24岁的杨之光、侯一民……他们初出茅庐,以力作亮相全国美展,经不断成长,成为艺术大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
中青年美术家群体无疑是本届全国美展的主力军,为展厅留下最亮眼的一抹色彩。广东三分之一的进京作品,都是出自“80后”“90后”画家的手笔。为广东首次夺得中国画金奖的广州画院专职画家罗玉鑫,就是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作者。
长2米、高2.4米的大画展开,北冰洋硕大的冰层映入眼帘。冰面上,北极熊一家依偎在一起,憨态可掬;冰面下,深邃的北冰洋里,独角鲸、虎鲸、北极鲑鱼、茴鱼、鲱鱼自由穿梭,呈现北冰洋生态圈一派和睦温馨的祥和景象。
罗玉鑫《休戚与共》(中国画)。受访者供图
“我将作品命名为《休戚与共》,希望引起人们关注生态保护的话题。”罗玉鑫说。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罗玉鑫近年来一直延续的创作实践,她先后推出了《和光》《归路》《家园》《无忧之地》等佳作。
然而,关注环保的初心,却来自她对岭南画学的传承。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罗玉鑫师从岭南花鸟画名家方楚雄。“方老师强调要多画身边的动物,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很多规律。我也深受方老师严谨、温和的画风所影响。”罗玉鑫说。
其后,罗玉鑫负笈北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姜宝林教授则为她带来另一股灵感的泉源:“姜老师的观念很当代,他也鼓励我们尝试去画一些陌生的动植物。”她有意收集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兔狲、水豚的身影也渐渐见于笔端。
画家罗玉鑫在创作中。受访者供图
面对气候变化,全人类无法置身事外,“地球生命共同体”也在延伸花鸟画的创作课题。“今天的中国画比传统更深刻,不仅描绘现实,还要警示现实。《休戚与共》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国题材和主题的要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点评。
“《休戚与共》以现代构成意识布局黑白互现、虚实相生的构图,以工笔水墨渲染自然生命情趣,对自然家园的关注、对生命状态的表达,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美术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说。
随着时代发展,画派的地域边界逐渐消失已成大势所趋。然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画学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少资深画家同样努力突破原有创作模式。广东画院画家周正良的大写意花鸟《硕果》也在进京作品展上大放异彩。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梁江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不但不会抹煞多元化的精神诉求,越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反而越有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适应新时代、新受众的欣赏诉求,岭南画学革新中国画的精神仍具有意义。”
“百年前,岭南画派提出了‘国画革命’。今天的广东青年画家也用自己独特的探索,交出了一份无愧的答卷。”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总结道。
现实关怀
“小切口”更加“接地气”
本届全国美展上,多元化的创作题材同样令人眼前一亮。“我们既能找到反映国家发展战略举措的宏大叙事,也能找到表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人间烟火。”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所长吕品田说。
“80后”青年画家、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沈璐,可谓全国美展的“老面孔”。她的作品《鹤之灵》《马克思》曾分别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银奖。这一次,她将画笔伸向了边疆的牧民题材。
“牧民们自由奔放的身影深深打动了我。”为了完成连环画《旌旗》的创作,沈璐孤身一人,两度深入青海藏民群体体验生活。她还特意购买了“扒皮马”模具,加以观察和研究,力求让马匹的肌肉结构更显生动逼真。
沈璐《旌旗》(连环画)。受访者供图
“现实题材创作最关键的是现实主义关怀精神,特别是时代人文关怀。”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王平注意到,随着现实题材创作探索的不断深入,本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的塑造能力也在得到有力提升,形成反映时代的写意精神。
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以小画面展现大气象,成为许多参展画家不约而同的选题构思。身为土生土长的冼村人,冼一凡、冼子予父女共创的中国画《点点繁星》,就将近在身边的风景收进了自己的画框。
繁华璀璨的夜幕之下,穿城而过的珠江流淌着万家灯火的点点温情,飞机从天边划过的一道痕迹,犹如在外打拼的游子对湾区这片热土的深情回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冼一凡,将对外来务工者的敬意融入笔端。
冼子予、冼一凡《点点繁星》(中国画)。受访者供图
“这种面向平凡生活、更多地投射于普通人的‘平视’视角,正在越来越受到全国美展的重视,也使观众欣赏起来更加亲切。”梁江认为,“接地气”的主题为广东画家所见长,也与岭南画派关注现实的主张一脉相承。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进一步观察到,随着越来越多当代艺术家参与全国美展,当代艺术与主题性创作正在走向融合,“艺术家如何在关注主题性的同时,保持自身个性和语言的独特性更为关键”。
近年备受热议的数字艺术,也作为新兴艺术门类首次登上全国美展的舞台,大量借助人工智能的生成式作品随之走进展厅。前沿科技打破学科壁垒的同时,对造型艺术的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而作为“广东设计”的代表,《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全国美展,展现出广东美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潜能。胡斌表示,希望广东借助全国美展推动美术体系与专业建构的变革,“使科技与艺术结合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动力”。
连心架桥
联通湾区展现“广东担当”
办好一个展,带旺一座城。对粤港澳大湾区观众来说,本届全国美展堪称难得的“视觉盛宴”。中国画作品展与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两大展区,在广州、深圳相继开幕以来,数十万人次观众纷至沓来,进一步激活了湾区城市的文化艺术氛围。
在广东,拔地而起的美术地标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目前,湾区已形成近3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的大型美术馆群。两大展区落户的广州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深圳美术馆新馆,都在去年年底刚刚落成开放。
这是广州时隔35年再度承办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当年,广州还没有专业的美术馆承接展区。如今,世界级标准的‘大馆’带给我们举办国字号‘大展’最充足的底气。”林蓝说。
市民打卡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从布展、宣传到专家点评,先行先试的“广东经验”受到全国其他展区的参照仿效。“可以说,广东展区为全国美展树立了标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如此点赞。
全国美展的承办,不但秀出广东美术设施的“硬实力”,更是全省美术界的一次“练兵”。为了备战全国美展,南粤大地创作热潮奔涌。21地市召开的创作动员会就不下30次,集中写生创作活动也达近百次之多。
“我们一方面依托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画院、广东美术馆等专业机构长线跟踪,另一方面对重点作者、重点题材、重点作品进行跟踪打磨,帮助作者实现自我突破,取得好成绩。”林蓝补充道。
市民观赏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上展出的作品。
广东还形成一套面向全国遴选优才的模式。“学校不但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也鼓励我在艺术理论有所建树,各种培训项目让人受益良多。”凭借上届全国美展的优异成绩,来自黑龙江的沈璐获得广州美院聘任,经过4年打磨再度脱颖而出。
在全国美展带动下,越来越多湾区艺术家以画笔连心架桥。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介绍,本届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区收到参评作品1139件,不但打破了历史纪录,更比上届大幅增长七成,入选作品整体达到一流水平。
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如何发出具有自身视角与话语格局的声音,成为胡斌对广东美术高质量发展新的思考:“画廊、博览会、拍卖行等都是艺术生态的必要环节,全国美展之后,湾区美术交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林蓝表示,随着“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去年10月正式挂牌,广东将进一步拓展美术资源,搭建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交流合作平台,通过长效机制吸纳港澳美术人才,展现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的“广东作为”与“广东担当”。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统筹:李培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仇敏业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