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绉绉的官腔,反而更像一份接地气的“民生任务清单”,我在3月5日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几个“真香”信号。
首先,经济目标仍然要稳住基本盘,但“砸钱”的力度超猛。
今年GDP目标还是5%,看似“平平无奇”,但细看财政政策直接拉满:赤字率飙到历史新高的4%,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相当于给经济打了针“强心针”。更狠的是,光发债就超过11万亿元,相当于给全国每人发8000块钱——这波操作明显是要给市场喂定心丸:别怕缺钱,政府带头加杠杆,做大事!
再来看民生福利,“真金白银”砸向年轻人,报告里藏着大家的“生存攻略”:拿住房来说,城中村改造加收购存量商品房,“租房党”可能迎来更多保障房,“买房党”或许能捡漏打折现房喔;就业,点名要给灵活就业、网红、外卖小哥上保险,就连AI可能抢饭碗的问题都想到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看病,医保补助又涨了,集采药品监管更严,以后刷电子医保卡买药会更便宜更安心;最绝的是学前教育免费试点,幼儿爸妈直接省出一年奶茶钱!
消费升级,政府直接发30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以旧换新,家电、汽车行业估计要“卷”疯了。想想看:旧手机抵扣叠加618折扣,换台AI手机美滋滋。新能源汽车产量去年突破1300万辆,今年再推智能网联款,特斯拉看了都得抖三抖。
整顿职场:专治老板画饼。来看看让打工人狂喜的两条:一是解决拖欠账款,再也不用除夕夜追着老板催尾款了;二是规范涉企执法,突击检查、乱罚款这些职场“剧本杀”要凉凉。
“科技与狠活”自然也少不了,报告里的“黑科技”含量绝对超标:新兴产业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未来产业如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更让人心动的是人工智能手机——看来今后换手机得挑带AI大模型的,没准儿打游戏都能自动开外挂?
总而言之,这份报告里没有空话,全是能转化成生活红利的“硬菜”。从AI手机到保障房,从催债新规到免费带娃,看似宏大的政策正变成老百姓摸得着的实惠。正如报告里那句大实话——“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
脚本、出镜:江海燕
拍摄:曾吴娟
剪辑:邓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