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时政新闻眼丨曼谷之行第三天,习近平聚焦这两件大事

2022-11-20 14:0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1月19日,是习近平主席泰国曼谷之行的第三天,也是这次出访的最后一天,行程依然很紧凑。上午,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午,同泰国总理巴育举行会谈;下午,启程回国。

  这一天,习主席重点关注的是两件大事:亚太地区的发展繁荣、中泰两国的友好合作。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长共2分17秒)

  01

  “培育亚太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花”

  11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继续出席APEC会议。

  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开放、联通、平衡”。当天的会议围绕可持续贸易和投资问题进行讨论。习主席提出三点主张: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要坚持普惠包容,实现互利共赢;要坚持开放区域合作,共促亚太繁荣。

△曼谷,APEC会旗在空中飘扬。(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曼谷,APEC会旗在空中飘扬。(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在习主席所作的发言中,在会议发表的宣言中,有一个词很醒目——布特拉加亚愿景。

  什么是布特拉加亚愿景?

  1994年,APEC领导人在印尼茂物提出了“茂物目标”,主要是到2020年要实现的目标。2020年,在茂物目标初步实现之后,当年由马来西亚主办的APEC会议通过了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展望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曼谷唐人街,招牌林立。(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曼谷唐人街,招牌林立。(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从“茂物目标”到“布特拉加亚愿景”,寄托着亚太地区追求共同繁荣的梦想。

  2020年以来,习主席一直在致力于推动这一愿景不断前进。

  在今年APEC会议开幕当天,习主席说,我们已经共同播下布特拉加亚愿景的种子,应该精心栽培、共同呵护,培育亚太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花!

△曼谷湄南河。(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曼谷湄南河。(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11月19日,在继续出席APEC会议时,习主席说,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也是实现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的重要支柱。

  习主席在这次讲话中再次强调,早日建成全面、高水平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这也是亚太人民多年的梦想。2014年,APEC领导人在北京启动了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习主席多次指出,通往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路途不会平坦,但我们要始终朝着这个大方向、大目标迈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曼谷国家会议中心外,天气晴朗。(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曼谷国家会议中心外,天气晴朗。(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02

  访泰期间,有一项重要宣布

  当天中午,习近平主席在曼谷总理府同泰国总理巴育举行会谈。

△曼谷总理府前。(总台央视记者范学禹拍摄)

△曼谷总理府前。(总台央视记者范学禹拍摄)

  2014年巴育担任泰国总理以来,习主席曾经先后5次接待他来华访问。

  上任当年11月,巴育总理就来华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习主席同他举行会晤。短短一个月后,习主席再次会见了应邀正式来华访问的巴育总理。当时,习主席说,“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和见面,是‘中泰一家亲’的生动体现。”

△曼谷总理府前的中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曼谷总理府前的中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中泰友好绵延千年,两国人民情同手足。2011年1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赴泰国访问时,曾专程前往遭受严重洪灾的灾区学校看望慰问,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今年是中泰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今年7月,中泰双方就共建中泰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目标达成一致。

  在11月19日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宣布,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

△曼谷总理府前整齐排列的仪仗队。(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曼谷总理府前整齐排列的仪仗队。(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习主席说,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愿同泰方弘扬“中泰一家亲”特殊情谊,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赋予“中泰一家亲”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中泰关系新时代。

△会谈开始前的现场。(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会谈开始前的现场。(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03

  一条铁路,联通三国

  中泰命运共同体,标注了两国关系的高度,也指引着战略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在东盟国家中,泰国率先同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2001年,中泰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就推进中泰战略性合作达成共识。

  在11月19日的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签署《中泰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6)》等合作文件。

△曼谷总理府外的中泰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曼谷总理府外的中泰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习主席这次出访期间,铁路合作是很大的亮点。在上一站巴厘岛,习主席和印尼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次在曼谷,中泰两国领导人谈到了另一条铁路。

  2014年12月,中泰双方签署《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当月同习主席会见时,巴育总理说,泰中双方就铁路合作达成协议,这是送给泰国人民最好的新年礼物。

  按照规划,中泰铁路工程共分为两期,一期工程连接曼谷和泰国东北部门户呵叻,二期工程将延伸至与老挝首都万象仅一河之隔的泰国东北边贸重镇廊开,实现与中老铁路衔接,形成贯穿中南半岛的铁路大动脉。

△泰国呵叻,中泰铁路施工建设现场。(资料图)

△泰国呵叻,中泰铁路施工建设现场。(资料图)

  在当天的会谈中,习主席指出,要加快中老泰三方铁路合作,积极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做好物流通关“软联通”。

  巴育也表示,要加快泰中铁路建设并与中老铁路衔接,落实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

△会谈现场,习近平在这里发言。(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会谈现场,习近平在这里发言。(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除了中泰铁路这一标志性合作项目,一系列务实合作将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在会谈中,习主席指出,双方要加强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产业园等传统领域合作,同时不断培育新增长点,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等新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泰铁路将使用中国标准“复兴号”CR300AF动车组技术。这是习近平送给巴育的国礼之一,“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中泰铁路将使用中国标准“复兴号”CR300AF动车组技术。这是习近平送给巴育的国礼之一,“复兴号”动车组模型。(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04

  从双边合作到国际合作

  泰国是中南半岛最大经济体和东盟重要成员。中泰关系需要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来把握。

  在11月19日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和巴育总理谈到了东盟合作、澜湄合作等广泛话题。

△这是巴育送给习近平的国礼之一,鎏金浮雕纹茶具。茶具采用泰国传统的五彩瓷工艺制作。(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这是巴育送给习近平的国礼之一,鎏金浮雕纹茶具。茶具采用泰国传统的五彩瓷工艺制作。(总台央视记者黄京辉拍摄)

  去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习主席主持纪念峰会,巴育总理和其他东盟国家领导人与会。会上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主席提出共建“五大家园”,也就是和平家园、安宁家园、繁荣家园、美丽家园和友好家园。

  在此次同巴育总理的会谈中,习主席表示,中方愿同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强团结合作,聚焦“五大家园”建设,不断释放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动能。

△这是习近平送给巴育的国礼之一,将军马《金玉满堂》。马身装饰以花丝、松石,寓意登高临风、前路畅通。(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这是习近平送给巴育的国礼之一,将军马《金玉满堂》。马身装饰以花丝、松石,寓意登高临风、前路畅通。(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2020年11月,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在11月19日的会谈中,习主席表示,中方愿同包括泰国在内的各方一道,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让这一全球最大自贸区安排释放更大红利。

△曼谷街头。(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曼谷街头。(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同饮一江水。中泰两国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共同参与国。泰国即将接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在这次会谈中,习主席指出,中国愿同湄公河国家共同推动次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泰一家亲。习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泰方加强国际事务协作,为共同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长远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巴育总理表示,泰国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支持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曼谷,APEC会议标志。(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曼谷,APEC会议标志。(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从11月14日至19日,从巴厘岛到曼谷,习近平主席的东南亚之行举世瞩目。在6天5夜里,习主席密集出席30多场活动,既运筹多边外交,又引领双边关系,既阐述倡议主张,又提出务实举措,此访将注定成为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外交行动。

编辑:杨格   责任编辑:朱景

扫码下载粤学习APP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网信办 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