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赴海南考察第一天,重点关注这两件国之大事

2022-04-11 21:07 来源:央视网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三亚,开启今年第三次国内考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赴海南考察,每次都是在万物勃发的4月,每次都踏访了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这次在三亚,习近平重点考察了两家科研单位,关注了两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4月10日考察点示意图

  再赴三亚:久久见过还想见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时,曾引用海南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中的歌词:“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  

△2022年4月,海南三亚。(总台记者张伟克拍摄)

  早在1979年,习近平就曾来过海南。2010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考察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3、2018和今年,三次到访三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句话,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三亚的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考察时说的,如今已经深入人心。  

△三亚吉阳区博后村,村民将“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刻在了村口的石头上。(资料图)

  今年这次赴三亚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三亚市西部的崖州湾科技城。当天他考察的两个点位,分属科技城的两个空间板块:南繁科技与深海科技。  

△俯瞰崖州湾科技城。(总台记者张伟克拍摄)

  △南繁科技板块包括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全球生物谷,深海科技板块重点布局深海科技城、南山科考母港。(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种子实验室:天涯海角育“良种”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总台记者张伟克拍摄)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是去年5月成立的,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种子科技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力。目前,有20位院士正在这里启动院士创新团队筹建工作。 

△实验室展出小麦、大豆、水稻等种子。(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海南,是我国的育种圣地。每年冬春季节,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技术员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南繁科研基地开展育种、制种。据统计,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占到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主任杨维才告诉《时政新闻眼》,实验室成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攻关研发大豆分子设计育种芯片,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  

△2021年11月,杨维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料图)

  上次来三亚,总书记就曾专门关注种子问题。

  2018年4月12日下午,总书记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来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他指出,一定要把这一基地建成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此后,“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南繁硅谷”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实验室的水稻品种展示。(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习近平:“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小小种子,有多重要?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我反复思考,感到有一条必须明确,就是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种子实验室展示改良前后的大豆样品。(总台央视记者钟锐拍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育种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作用显著。据介绍,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  

  △种子实验室展示黑糯一号玉米(左二)、矮化酿酒高粱(左四)等。(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种源安全还攸关国家安全。

  2020年9月11日,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他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在农业方面,“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  

△种子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现场。

  2020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重点任务,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去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实验室展示的番茄。(总台央视记者石伟明拍摄)

  这次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要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把这件大事抓好。

   三亚海洋研究院:向海洋进军

  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发展海洋科技等情况。这也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之大事。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资料图)

  2019年5月,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正式成立,现有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70余名,研究生408名。

  三亚海洋研究院目前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南海立体观测网”,二是牵头建设“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去年,由赵玮教授领衔的“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团队”成功入选“海南省优秀人才团队”。

△赵玮教授曾荣获2021年海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上次来三亚,总书记也曾专门关注海洋科技问题。

  2018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设在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看望科技人员和考察科技创新情况。这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共建的深海科技研发机构。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和潜航员团队交流时说,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三亚海洋研究院展示的“东方红3”船模型。(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种子”与“海洋”:战略大事 制胜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两次赴三亚调研的主题,始终紧紧围绕“种子”和“海洋”。这与海南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密不可分。

  海南既是“种业硅谷”“育种天堂”,还管辖我国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积,在开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海南要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支持海南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  

△种子实验室展出的“高VC生菜”。(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关注的“种子”与“海洋”,既是科研创新的重点课题,也是攸关中国发展的战略命题。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而解决好种子问题、确保种源安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  

△三亚海洋研究院展示的无人机模型。(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去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总书记列举的9个前沿领域中,就包括生物育种和深地深海。

  从一颗种子到无垠海洋,总书记在三亚关注的两件事,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国家之所需、人民之所需、时代之所需,就是科技创新之所向。

编辑:韩薇   责任编辑:刘竞宇

扫码下载粤学习APP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网信办 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