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由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低空公司”)联合海珠区低空办、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全国首次低空航路安全能力测试评估飞行在广州市海珠区举行,标志着系统性保障低空飞行安全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视频
此次低空航路安全能力测试评估由无人机搭载专业通信、导航、频谱仪、飞行状态监测和智能摄像头等测试设备,按照规划的航路飞行,通过模拟真实运行状态下的飞行活动,测试覆盖通信、导航、监视、电磁环境、气象、障碍物等多个维度的信号和数据传输情况,以此对低空飞行航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

(图:操作人员)
“无人机好比‘专科医生’,在飞行过程中全方位检测拟申请航路上的关键信息,就像是对航路进行全面的‘体检’,看看有哪些潜在隐患。”省低空公司有关负责人解释道,低空航路的安全能力测试评估过程首先是根据应用场景的需要、地面环境和气象数据情况,通过飞行服务系统选定起始点和飞行路线,规划拟定航路。航路拟定后,通常要在三个阶段进行测试评估,一是在航路划设阶段,通过评估飞行摸清障碍物情况和信号覆盖情况,针对性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的建议,并将低空基础设施实时状态数据上传到飞行服务站;二是在航路验证阶段,测试航路上的低空基础设施的性能和准确度,确认安全保障能力,确定安全运行容量;三是在常态化飞行阶段,通过对低空基础设施、气象、信号等数据的实时状态分析,动态调整飞行容量,实现安全飞行。

(图:无人机在作业)
“无人机搭载的低空通导监专业测试仪器由我们和中通服建设公司联合自主研发,会同时对同一低空航路上的通信导航监视等多个运营商的融合覆盖网络进行测试评估。以通信举例,除了三大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还包括甚高频、卫星通信和北斗短报文。通过全面专业的测试,摸清航路的安全度和承载力,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飞行都安全可靠”。省低空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需要构建系统性、常态化的低空网络测试验证机制。省低空公司作为低空飞行安全保障的重要参与方,建立了一套低空航路的测试规范和方案,通过开展低空运行安全能力评估测试,及时发现通信中断、导航偏差、监视失效、电磁干扰、气象误差等安全隐患,提升航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一步还将不断完善更多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案,为后续低空航路网络的规划、建设、开通与优化提供客观、详实的数据支撑,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这次在海珠区的测试意义重大”,海珠区低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测试评估可以定位信号覆盖盲区和干扰源,缺什么补什么,哪里缺就在哪里建,能节约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大力提升海珠区低空智联网设施建设的精准度,提升航路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该负责人透露,当前海珠区正推动数字低空建设,加快低空智联网的搭建,力争到2027年,海珠区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亿元左右、新建10个左右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形成10个以上应用示范场景,着力把海珠全岛打造成为领先全国的高精度低空智联网示范区域。
据悉,低空运行安全在本质上就是要确保低空航空器“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所需的通信、监视、导航、气象和反制等智联网设施规划布局、能力覆盖、性能指标,以及飞行航路所处的障碍物、电磁干扰、气象情况、地面人口密度等环境因素对低空飞行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

来源 | 省低空公司
相
关
推
荐
强强联手!翼通联合金鹿打造“京广”“沪广”商务快线
小白供应链首担“包机人” 自主运营“达卡—广州”全货机航线
中国商飞与广东机场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民航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