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委员通道”,聚焦国计民生等热点话题

2024-01-23 07:45 来源:南方日报 杜玮淦 杨琼 陈子阳 等

  从培养青年乡村振兴人才到传承弘扬粤商精神,从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到抢占卫星直连手机新赛道……1月22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委员通道”,6名来自不同界别的省政协委员聚焦国计民生热点话题,畅谈履职感受、积极建言献策。

  省政协委员、广东启迪集团总裁隋建锋:

  大力培养

  青年“乡村CEO”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在广东乡间扎稳根基,在“百千万工程”中施展才干。如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多青春力量?省政协委员、广东启迪集团总裁隋建锋分享了他的思考。

  “乡村要振兴,青年必先行。”隋建锋指出,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为青年提供了广阔舞台。要大力培育青年“乡村CEO”,深入实施“广东青年乡村CEO培育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养“百名兴乡典型、千名兴乡创客、万名兴乡火种”。聘请农业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担任培训导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周期全过程培养指导。

  同时,他建议打造资源精准对接平台,结合各镇村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摸排乡村产业项目需求,建立全省各地乡村项目需求库。搭建统一的乡村求职就业信息发布平台,为大学毕业生和有志返乡的青年提供服务支持,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

  此外,隋建锋还建议,加大青年乡村创业扶持力度。“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青年乡村创业特点的项目指南,引导青年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他说,还可以探索设立青年乡村创业的专项扶持金融产品,帮扶创业项目落户转化。

  省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娇:

  传承和弘扬

  干事创业的粤商精神

  在新时期广东的奋进浪潮中,广东民营企业作为不可或缺的“主角”,该如何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省政协委员、佳都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陈娇说,广东民企要在新的机遇面前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首先在于弘扬新时代粤商精神。

  “粤商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魄力。”在她看来,广东民企要想做穿越周期的“百年老店”,需要牢牢抓住大势,在不断地突破创新中,传承和弘扬干事创业的粤商精神,勇担责任,勇立潮头。

  结合通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带来的产业变革机遇,她建议广大粤商粤企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环境,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开辟新赛道,以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民营企业勇闯创新“无人区”,意味着要打破常规。为此,陈娇还建议,要凝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共识,让民营企业家轻装上阵,放心经营,安心发展。“尤其是对于创新性和成长性的民营企业来说,不仅需要政策的稳定护航,更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更宽容的试错机会。”

  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正佳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萌:

  建设“蓝色粮仓”

  丰富“中国饭碗”

  广东如何加快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正佳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萌介绍,广东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海水网箱养殖,创新海洋产业园开发模式,先后建成并投产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全国首台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等,创新海洋产业园开发模式,构建起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

  为丰富“中国饭碗”、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蓝色动力”,谢萌建议积极支持深远海养殖用海,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优化养殖用海布局,建议简化用海前期审批环节,实行市场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谢萌建议,要保护和挖掘好传统优势品种,积极培育推广一批适宜深远海养殖的优质新品种。通过现代化装备与技术的运用,让深海养殖不再“看天吃饭”。

  海产养殖周期相对较长,投资成本高、风险大,他还建议,政府要构建深海养殖海洋牧场补助制度,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遭受海洋自然灾害的养殖企业给予一定补偿。创新发展相关保险业务,特别是针对海产养殖和海水网箱水产养殖等保险业务,让海产养殖从业者“端稳饭碗”。

  省政协委员、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鹏程:

  抢占卫星直连手机

  新赛道

  “谁在卫星直连手机这一赛道领跑,就意味着在未来‘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6G时代,占据非地面通信的标准制定、规则塑造的制高点。”省政协委员、广州程星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贾鹏程说。

  卫星通信产业未来有望进入万亿级市场空间,它进一步丰富远洋通信、石油勘测、应急救援等特殊应用场景,填补了全球80%以上陆地和海洋没有通信网络覆盖的空白,激活了包括运营商、零部件厂商、设备商等整个庞大产业链的创新动力。

  贾鹏程表示,目前,国外科技巨头纷纷瞄准外太空,中国科技企业也摩拳擦掌,卫星通信产业“抢位战”已经打响。为此他建议,应按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制定低轨星座卫星与手机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其次,出台专项产业扶持政策,支持“链主”型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全局。开放民营企业参与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门槛限制,打造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并强化专项资金、产业基金保障,推动卫星互联网落地运营服务加快布局,提升火箭研制发射一体化能力、商业卫星批量化智造能力。

  此外,他还建议加速推进卫星直联手机业务的国际化战略、丰富营销场景、开拓海外市场,源源不断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能。

  省政协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唐琳:

  来广东过大年

  品地道粤式年味

  在“委员通道”上,省政协委员、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唐琳向全国游客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八方来客“来广东过大年,品地道粤式年味”。她从三方面介绍了广东文旅优渥的资源。

  从文化习俗来看,在广东,广府、潮汕、客家文化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粤剧、醒狮、年例、英歌舞等非遗项目欢乐喜庆、年味十足;“行花街”“逗利是”等传统,带来过年“好意头”。

  从美食资源来看,花式繁多的早茶、慢火煲煮的老火靓汤、新鲜肥美的潮汕海鲜、琳琅满目的甜品糖水……“一日三餐里浸润着文化基因,一蔬一食间品味出文化自信。”唐琳说。

  从设施配套来看,可乘坐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一路看山看海吃海鲜;也可一路向北,身心放松享受各式主题温泉;还可沿着我国大陆最长的海岸线,感受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壮观与震撼,体验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

  为了更好地激活广东文旅动能,唐琳建议把配套设施建设得更完善,把服务做得更贴心,把需求对接得更精准,构成游客的独家记忆,使“头回客”变“回头客”。将广东人低调务实的特质打造成独特的“城市人设”,为文旅品牌增添独特的气质。将广东特有的文化元素变得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让游客不止于“看客”。

  省政协委员、华盈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林栋:

  激活大湾区

  融通发展一湾春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国际一流湾区和一流城市群正在形成。”省政协委员、华盈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林栋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果“点赞”。

  大湾区究竟有多强?郑林栋分享一组数据,在科技创新方面,大湾区拥有超过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所全球排名前50位的大学、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湾区有多便利?郑林栋说,近年来,大湾区的“硬联通”“软联通”得到了深化。“湾区标准”出台,“港车北上”“澳车北上”落地,“港澳药械通”“跨境理财通”“湾区社保通”实施,港澳民众获得更多实惠。

  为了激活大湾区融通发展的“一湾春水”,郑林栋建议,一方面依托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大型科研设施共享,开展联合科研活动,切实提升大湾区科创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提升民生基础融通,推动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职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港澳居民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青年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郑林栋建议,支持港澳青年社团在横琴、前海、南沙等重要平台设立工作站,组织粤港澳青年开展科创、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让两地青年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增强互信。

  南方日报记者 杜玮淦 杨琼 陈子阳 宾红霞 曹嫒嫒 王涵琦 黄锦辉 

  摄影: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郑新洽 记者 张梓望 许舒智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