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爱吃酸汤子、臭碴子?警惕米酵菌酸中毒 | 科普时间

2024-05-23 15:40 来源:南方网

  食品安全

  米酵菌酸中毒是我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毒食品主要为家庭自制发酵食品,常见的有三类:

  一是发酵玉米面制品,如酸汤子、臭碴子、糯玉米汤圆、吊浆粑等。

  二是变质鲜银耳。

  三是发酵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生由鲜湿粉(如河粉)、凉皮及泡发木耳引起的中毒事件。

  什么是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是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与一般细菌毒素不同,该毒素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可抑制线粒体膜的通透性,造成肝、脑、肾、心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皮下出血、昏迷、谵语、少尿、血尿等肝、脑、肾的损害症状,重症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潮式呼吸,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一般无发热。

  如何远离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的耐热性极强,即使100摄氏度的高温煮沸和高压烹饪也无法将其破坏,只有通过良好的卫生操作规范和饮食习惯才能杜绝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家庭和小作坊一般不制作或销售酵米面类食品。

  ★消费者要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李婷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