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防猝死套餐”冲上热搜,真的靠谱吗?医生这样说

2023-09-18 14: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

“防猝死套餐”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1034x326_23e96be9735b90b4.jpg

所谓的“防猝死套餐”

其实是韩国网友推荐的

声称能够有效预防猝死的保健品组合

一般由

鱼油、辅酶Q10、叶黄素、维生素D3

保健品组成

810x569_002e5ab0c81e728d.jpg

说到这个套餐

很多人并不陌生

前段时间热议的

“韩国人是不是都不睡觉”话题

也顺便带火了韩国备受欢迎的

保健品搭配

不少人甚至因此跟风入手

截图源自韩国某大学医学生Vlog

截图源自韩国某大学医学生Vlog

一、“防猝死套餐”火了,网友跃跃欲试

  在社交平台上,在此之前服用过“防猝死套餐”或类似的保健品的网友,也纷纷晒照分享自己的“健康心得”:

1080x2134_cf4e51a403afdbd6.jpg

1080x2123_ffa4e34734173cb3.jpg

在五花八门的种草图文的宣传下,越来越多网友被吸引,开始在评论区询问购买地址。

1080x597_26c98149182be0c5.jpg

“防猝死套餐”等类似的保健品组合的热潮背后,

其可信度和适用范围也引来不少网友的质疑。

有的网友认为这些保健品对肾脏的负担很大,不适合多吃

1080x309_ce3daaac9bf31c7f.jpg

一些网友更是直接表示“防猝死套餐”本质就是自欺欺人

1080x968_efd5e64945c48cce.jpg

1080x311_f06805a1f033ab37.jpg

二、“防猝死套餐”真的有用吗?

“'防猝死套餐'管不管用”

“怎么吃才有效?”

针对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南都健闻采访了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培东

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

  1.“防猝死套餐”真的能预防猝死吗?

  导致猝死的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人在遭遇心源性猝死时,10分钟左右就会死亡。而目前社会上越来越多人出现心源性猝死,一方面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大家饮食营养比以前更好,另一方面,很多人的运动量却在减少,同时学业、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心脏病高发。

  网上流传的“防猝死套餐”,并非专业的、在预防猝死领域的专家提供的保健品搭配,它仅仅是大家在一些可触及的非处方药领域,能够得到的一些减少心源性猝死风险的药物,更准确地说,“防猝死套餐”其实应该叫“防亚健康套餐”。

  “防猝死套餐”里涉及的主要药物,如:辅酶q10,就是一个非常安全的、能够帮助心肌恢复的药物,它既是一个处方药,也是一个常见的保健品。

  鱼油也可以服用,它针对的是血脂异常的问题,因为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病因就是血脂异常以及心肌缺血,所以这两种药能够对心源性猝死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叶黄素则对人们因用眼过多而导致的视力疲劳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维生素D3则对预防骨质疏松和钙质流失有一定的帮助,在人们运动量较少的情况下,维生素D3确实可以起到作用。

  总体而言,“防猝死套餐”更多的是在亚健康状态下,从保健品的角度进行的一种防治措施,而对于猝死的预防,它还不足以达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2.如何预防猝死?

  要起到预防猝死的作用,依然需要在更精确和相对完善的心血管以及相应的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防猝死治疗。例如一个人本身就有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的病症,那么这些因子才是导致猝死的更为危险的因素。

  上述提到的所谓“防猝死”的药物,只能在某一方面起到改善作用,对于预防猝死的贡献可能不足10%。

  因此,有必要强调的是,第一,不能因为服用上述的保健品,而影响了常规的疾病治疗、例行体检。

  其次,在规律的饮食、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避免久坐、适当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情等一系列基础上,人们也可以适当服用上述的这些保健品。

  如果有猝死的先兆,如持续发生胸口闷痛、心慌、手脚发麻,嗓子发紧以及头晕乏力等心血管问题,以及一些其他的非特异性的心血管症状,那么,进行早期的检查才是更好的策略。

  3.“防猝死套餐”适用哪些人群?

  不论是上班族、老人或是小孩,如果已经接受了常规的心血管体检或专科咨询,那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可以服用包括辅酶q10、鱼油、叶黄素和维生素这些保健品。

  但值得强调的是,“防猝死套餐”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它能够起到改善和预防一部分病症的作用,却不能进行药物治疗。这是需要牢记的。

  从医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防猝死套餐”本质是健康生活的补剂,而不应该成为拯救熬夜、不睡觉的非健康作息方式的救命稻草。

  身体透支到一定程度,仅凭保健品也无济于事。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调节自身情绪以及健康饮食,当身体出现危险信号时,及时就医,才是预防猝死等病症的“良药”。

  尽管这些生活方式对很多“打工人”来说是“心有余但力不足”,但身体终究是自己的,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身体“喘口气”,毕竟,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难道不是吗?

  南都健闻(nanduijk)报道

  策划/文案:刘哲 实习生陆嘉莹

  指导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培东

  南都记者李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林涛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