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彦瑾 摄影/黄楠)近期,广东省一些地市“红眼病”患者数量激增。“红眼病”学名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感染者会出现眼睛红肿、疼痛、异物感、眼睛有黏稠分泌物等症状。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广州又将迎来一波出行高峰。假期出游,人流密集,如何防范“红眼病”?
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症与眼外伤科主任李涛介绍,“红眼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因此防止“红眼病”传播最重要的是阻断接触,李涛建议:
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毛巾手帕、脸盆和衣物;
避免接触公共物品,接触后及时洗手、消毒,避免揉眼睛;
当家庭中出现“红眼病”患者,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与家人保持隔离,房间及时通风。
由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红眼病”,李涛建议,如出现“红眼病”相关症状,最好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用药。预防“红眼病”,家庭可备抗病毒、抗细菌眼药水。李涛提醒,使用眼药水时,应两眼分开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红眼病”绿色通道诊室
目前“红眼病”并未在广州大规模流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最近一个周接诊患者数量仍然保持平稳。作为预防,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设置了红眼病诊治绿色通道。如出现“红眼病”病例,患者到达医院后将免除预约流程,一站式分诊买药,迅速处置。为避免交叉感染,医院已做好相关预案,完成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