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到秋冬季正进入流感高发季,应当高度关注流感预防,减少流感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坚持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利用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优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模式。流感,即流行性感冒,其特点包括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作为急症的流感,中医在治疗当中发挥了哪些优势?本次,南方网、粤学习《医者说》栏目采访了《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唯一一名中药制定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中医优势不仅在于慢性病治疗 更在于急症救治
因中医重视整体调整和治本,尤其在治疗慢性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于民众对中医擅长调理慢性病的固有印象,现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师为“慢郎中”,中医是用来养生的。
对于这一观点,丁邦晗表示,并不完全认可。
“中医真正的优势不仅在于慢性病的治疗,更在于急症的救治。”丁邦晗表示,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老百姓往往是在迫切需要治疗时,才会找大夫诊疗,因此中医中药更多的是在治疗急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提到,当时的人们感染疾病后死亡率很高,因而才有撰写这部著作的想法。
据了解,《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两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们在中医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帝内经》强调的是整体观和预防观,而《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法的创新。
丁邦晗指出,在现代社会,尽管西医在急救技术上更为突出,但中医在急诊领域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在治疗休克后胃肠功能不全、危重患者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情况下,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使用中药、艾灸、针刺等方法,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此外,中医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出血类疾病、重症哮喘、急性呼吸衰竭等方面也有确切的疗效。
针对中医药的急诊介入,丁邦晗进一步论述,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耐药菌株、抗生素不良反应等方面,中医药的介入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医药治疗急症效果获得业界高度认可
随着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其在治疗流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较上一版《共识》增加了中医药部分,这标志着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丁邦晗指出,这份《共识》是在参考国家流感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并邀请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和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两位专家,对流感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辅证而制定。《共识》中不仅包括了传统的中药汤剂,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还涵盖了许多治疗流感有效的中成药,例如连花清瘟、正柴胡等。
《共识》特别强调了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方面的作用。中医药治疗流感的效果得到了全国急诊专家的广泛认可,这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的实际效果,也展示了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价值。
中医药安全性虽较高 居家用药仍要坚守辨证论治原则
随着季节更迭,流感高发季节即将到来。在居家治疗流感时,《共识》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治疗选择。在居家治疗方面,丁邦晗提醒公众,虽然中医药的安全性较高,但在使用中药时,仍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不同症型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丁邦晗强调,中医药在治疗流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使用时必须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这份《共识》的制定,不仅为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提供了规范,也为公众提供了安全用药的指导。
呼吸道疾病常伴随咳嗽 而咳嗽难断尾?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在感冒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消退后仍然持续,成为所谓的“难断尾”。对此,丁邦晗教授表示,咳嗽的早期治疗是关键,及时的关注和用药可以减少症状的持续时间,但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在咳嗽治疗期间,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丁教授建议,应根据咳嗽的寒热属性调整饮食,寒咳时应避免寒凉食物,热咳时应减少煎炸食物的摄入。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咳嗽仍超过两周或三周尚未康复,丁邦晗建议尽快进行胸部CT扫描以排除肺部疾病,因为胸部CT相比普通胸片能更准确地发现肺部病灶。
撰文 许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