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彦瑾 通讯员/魏涵博 陈毅)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接收了一例14岁脑出血患者。
家住江门的小鹏,7月16日突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恶心、头痛,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检查发现,小鹏颅脑里右侧额顶叶及基底节脑出血,并伴有脑血管畸形。小鹏病情凶险,当地医生们迅速开展手术,手术进行顺利。但是,10月31日,在家调养的小鹏感到左侧肢体拘紧,左手抓握伸展不灵活,原来是小鹏的术后的康复训练并不到位。小鹏来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教授团队为小鹏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经过针灸治疗、经颅磁刺激、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等,小鹏逐渐恢复左侧肢体的功能。一段时间后,小鹏的步幅以及重心的平稳性明显改善,病情逐渐好转,目前已顺利出院。
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三个月是康复黄金期
周国平教授介绍,近年来,脑卒中的患者越来越年轻化,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在我国排名首位。患病后其肢体不能活动容易诱发血栓、肌肉的萎缩、功能的下降,患者康复锻炼越早越好。
“脑出血发病后的半年,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且头3个月尤为重要,是康复的‘黄金期’。因此,及时、科学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脑出血有哪些高危诱因?如何预防脑出血?
周国平提醒,急性脑出血往往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用力时发病。严重时需要做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或者是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
七成的脑出血病人患有高血压,5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最高,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有家族相关遗传病史、糖尿病人群、吸烟史、酗酒、血脂过高、肥胖等人群,出现脑出血概率也比常人高。
冬意渐浓,目前已进入脑出血高发季,每天凌晨是高危时段,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张力高、兴奋性强,血压波动较大。大家应该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适当增减衣物。
周国平提醒,脑出血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症状。当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口水,无法清楚通过言谈交流,头晕站立不稳,单侧头痛伴有呕吐,眼部不适及视野缺损等症状,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