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气温骤降,“最难过冬的疾病”迎来发病高峰

2023-11-15 22:05 来源:南方+ 严慧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在中国有近1亿患者,患者急性加重时常常忍受着“不能呼吸的痛”。慢阻肺病还被称为“最难过冬的疾病”,随着冬季全国范围内普遍降温,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也迎来了高峰期,有患者遭遇急性加重后甚至住进了医院。

  11月15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朱惠莉教授提醒,伴随着冬季来临,慢阻肺病患者一定要警惕疾病突发的急性加重,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胸痛和发烧等症状时,切莫等闲视之,一定要及时就医。

  警惕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损伤肺功能

  “冬季正是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高发时节。”朱惠莉教授解释,骤降的气温会降低人体呼吸道的免疫力,容易诱发上呼吸道的感染,并且温差大导致呼吸道痉挛,刺激呼吸道分泌物的增多,从而影响呼吸道功能。慢阻肺病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前期没有什么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而一旦急性加重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损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牵头完成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揭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病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我国慢阻肺病总人数接近1亿,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

  朱惠莉教授提醒,慢阻肺病的急性加重,不仅会加速患者的疾病进展,严重时还会诱发患者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防范慢阻肺病的急性加重则是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必修课”。

  慢阻肺过冬:保暖、戒烟、规律用药

  近年来,随着对慢阻肺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慢阻肺病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除了天气因素外,患者的肺功能好坏、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都与疾病的急性加重风险有密切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新的研究证实,不同分型下的慢阻肺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风险也会不同。一篇发表在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杂志》的研究表明,有10%~40%慢阻肺病患者表现为2型炎症。这是一种由Th2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等为主介导的炎症,可能诱发一系列炎症性疾病,累及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多个系统,慢阻肺病也是其中之一。

  而目前慢阻肺病的治疗主要围绕改善症状和预防急性加重进行药物治疗。以往患者以服用口服药为主,随着科技进步,患者可通过吸入给药方式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大部分慢阻肺病患者通过常规的治疗手段,能实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伴有2型炎症,利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如吸入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效果也不理想,病情仍会反复。

  朱惠莉教授表示,个体化和精准化的靶向治疗,通过明确的发病机制进行针对性的靶向干预,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如伴有2型炎症特征的慢阻肺病,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较高,接受常规治疗无法完全控制病情,甚至会反复发生急性加重,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则为患者提供了更创新的治疗选择。目前,围绕参与2型炎症的生物标志物或生物介质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5(IL-5)是2型炎症的关键和核心驱动因子,在2型炎症驱动的多种常见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常期待创新治疗能给慢阻肺病患者带来个性化、精准化的选择,”朱惠莉教授同时也提醒,慢阻肺病患者除了要戒烟并规律用药外,冬日里一定要额外注重防寒保暖,每年注意提前接种呼吸道感染相关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饮食也应清淡易消化,并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心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南方+记者 严慧芳

编辑:陈雨昀   责任编辑:杨格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