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彦瑾)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当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其天河院区举行以“联合国糖尿病日:风险与应对”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义诊活动免费提供健康检查和糖尿病筛查,不少市民排队向医生咨询糖尿病风险、饮食、生活方式等相关建议。
糖尿病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受损、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问题和足部溃疡等。糖尿病及前期患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截至2019年,在20岁到79岁的人群共有约4.63亿糖尿病患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为1.164亿人,位列世界第一。
如今,不少网友称自己年纪轻轻就诊断出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是否正在年轻化?
中山三院副院长、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陈燕铭在义诊现场回应称,从整体来看,糖尿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中学或者是大学里面,我们都能看到糖尿病群体,有一些甚至诊断出并发症了。”
她表示,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大家一定要给予重视。因为越是年轻人,得了糖尿病后患并发症的几率就越高,恶化的机会也越高,“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尽快就医就诊”。
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相关筛查
“糖尿病可防可控,关键在于早期的筛查。越早干预并发症几率越小,预后越好。”陈燕铭表示,有如下糖尿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及时接受糖尿病筛查,接受治疗。
包括有糖尿病前期史,包括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或两者同时存在;年龄在40 岁以上;超重(BMI超过24 )或肥胖(BMI超过28)、向心性肥胖(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直系亲属中有二型糖尿病患者;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者等人群。
据悉,处于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对于糖尿病患者,陈燕铭则建议,大家要掌握相关的糖尿病常识,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瘦肉、鱼和豆类的摄入。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尤其是减少腹部脂肪,适度减重,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管理,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以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用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