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最近你咽喉炎了吗?假期警惕这些传染病

2023-09-28 08:52 来源:南方+ 陈伊纯 厉思璇 卞德龙

  近期,不少网友称,自己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喉咙痛或发烧等症状。多位临床专家向南方+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新冠、甲流及细菌感染共同流行所致。

  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红眼病、诺如病毒感染等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当前在广东也很高发。

  随着中秋、国庆长假到来,人口流动大幅增加,各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将继续增高。据国铁集团预计,本次长假铁路日均客流量将接近1600万人次,约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量的两倍。

  目前各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如何?该如何辨别症状,做好防护与治疗?为你梳理了一份健康指南——

  一、新冠病毒感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表示,近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确有增加。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以“二阳”患者为主,大部分病情较轻。

  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仍以发烧、咽喉疼痛、咽干、乏力等为主要表现。

  治疗方式上,彭劼建议对症治疗、早期干预。若确定感染,可进行抗病毒治疗,服用奈玛特韦片、莫诺拉韦、来瑞特韦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建议公众囤药。

  假期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建议科学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建议接种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二、甲型流感

  进入秋冬季以后,甲流可能在广东迎来高发期。近期发热门诊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甲流患者。

  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感染流感病毒后,起病较急,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出现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流感严重并发症,出现症状后就要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流感病毒无效。

  公众除了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环境卫生外,最好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三、红眼病

  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开学这段时间以来,红眼病的流行势头较猛。一个学生感染,全班都有可能中招。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

  红眼病也称急性结膜炎,症状主要为眼红、眼痛、眼肿、流泪、眼屎增多等,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治医师冯庆阳提醒,因近期流感高发,感冒后孩子的免疫力下降,接触了鼻涕、口水等污物的小手揉过眼睛后,就更容易导致急性结膜炎的发生,并且症状也更重。

  治疗方式上,患眼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用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眼睛,或用其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冯庆阳表示,对于儿童来说,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眼科就诊,遵循医嘱按时滴眼药水治疗。

  假期出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应注意手卫生,不用未清洁的双手触摸眼睛。

  四、肺炎支原体感染

  近期出现反复高热、咳嗽厉害、精神差、呼吸急促等症状,不一定是新冠和甲流,还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该病在南方地区的夏秋季节高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剑锋表示,出现上述症状后,服用青霉素或头孢等药物无效,并且有类似症状病人接触史,则提示可能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轻症患者可以选择居家治疗,但肺炎症状较重的孩子要尽快住院治疗。

  假期居家期间,建议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者咳嗽和打喷嚏的分泌物,应用纸巾包起来,并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其他家庭成员最好与患者分开房间居住。

  五、链球菌感染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门诊主任、发热门诊主任李淑华提醒,9月份以来,到发热门诊就诊的儿童以多种病原体感染为主。其中,细菌感染需要特别注意。

  细菌感染比较常见的是链球菌感染,患者大多会出现喉咙痛、咽扁桃体化脓、淋巴结肿大等,引起咽扁桃体炎、鼻炎、肺炎等,严重情况下,部分患儿会出现内脏损伤。

  患儿若确定细菌感染,就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治疗链球菌感染首选的就是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抗生素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吃够疗程。

  六、诺如/札如病毒感染

  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为广东诺如病毒感染暴发高峰期,全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基本都不会发烧。

  札如病毒和诺如病毒类似,感染后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但感染札如后所引起的症状较诺如更轻。

  吸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引发的气溶胶,或摄入了没煮熟、不洁的食物等,可能就会感染诺如/札如病毒。多数人无需特别治疗,及时补充消耗的水分即可,休息2-3天。

  预防方面,饭前便后、准备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及清水洗净双手;不饮用生水,不食用生食,特别是海鲜类食品;生熟食品分开加工,蔬菜瓜果食用前清洗干净。

  若家中出现类似病例,应尽量隔离,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造成传播。

  南方+记者 陈伊纯 厉思璇 卞德龙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于艳彬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