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简介
何镜堂,男,汉族,1938年4月出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建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公认的建筑大师。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第一线,创立“两观三性”建筑论,尤擅长文化、博览建筑和校园规划设计,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等一批精品工程,以200多项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他为中国建筑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荣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国际设计艺术终身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奖项;获得最美奋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南粤楷模等荣誉称号。
“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科学馆到黄浦江畔惊艳世人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你用200多个建筑精品,生动记录行进中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自信;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皆知,你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精彩书写奋进中的中国人勇于追梦筑梦的执着信念。”这是2019年何镜堂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的现场致敬词,也是对这位建筑大师一生的生动写照。
在何镜堂光芒闪耀的建筑人生背后,有三次被他视为不可或缺的重大抉择:一是1983年由京返穗开启建筑人生,打响了建筑设计生涯第一炮;二是1992年决定放弃移民美国的机会,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祖国;三是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放下过往荣誉重新出发,踏上事业新征程。何镜堂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他的建筑映照着时代的前进,他的人生也与新中国同频进步。可以说,何镜堂的建筑作品成就了自己,也记录了激荡向前的中国。
“五十而立”,深圳科学馆项目“一鸣惊人”
何镜堂总说,他的一生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1938年4月2日,何镜堂出生于广东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河涌密布、荔林处处,充满生机的亚热带风光启蒙了何镜堂对美的最初感知。
20世纪50年代,国家工业化建设起步,急缺工程技术建设人才。高中毕业后,喜欢数理化和绘画的何镜堂毅然报考了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学系,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昌世教授。“从小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觉得做人要有理想,要有所作为。当时国家要发展,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我就去学了。”这是何镜堂当时选择建筑学的朴素想法。
1965年,何镜堂成为华南工学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毕业的建筑学研究生。正当他准备开始一番新事业时,却在时代的动荡中辗转湖北、北京多地,此后18年一直与挚爱的建筑创作无缘,但他也从未放下设计的笔。在这期间,他纵情速写,连缀与梦想的距离;同时结合实际,熟读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努力领会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磨砺认识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奠定了后来从事建筑创作的哲学思想基础。
机会眷顾勤勉之人。改革开放后,南粤大地沐浴在一片春风里,蓬勃发展,生机盎然。何镜堂专程去了一趟深圳,看到荒凉的土地正变成沸腾的建筑工地,他感受到了这片新生热土的热忱,实现个人理想的欲望在内心疯长。
1983年,45岁的何镜堂举家从北京迁到广州,以谋求施展才能的机会。
回到广州的第三天,机会就来了。
当时,深圳科学馆作为深圳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正在招标。何镜堂接到深圳科学馆重新举行设计竞赛的邀请时,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三个星期的时间了,他毫不犹豫地答应去参加投标竞赛。
时间紧、工作量大,顾不上行李没收拾、房子没落实的情况,何镜堂立刻拉上妻子李绮霞坐上长途大巴到深圳勘察地形、搜集资料,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广州,在简陋的招待所开始了他们的设计构思。经过20天的日夜奋战,反复推敲、比较,他们决定采用正八角形的平面作为建筑主体。最后一天,夫妻俩昼夜奋战,终于连夜赶制出了模型。第二天上午,他们带着图纸、模型赶到深圳,将作品交给设计竞赛筹委会。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何镜堂至今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速度确实是快。我的模型中午送到,下午就开始评选,傍晚便通知我中标了。”这也让何镜堂对改革开放和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而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馆则成为深圳市最早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一路见证着深圳市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2018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市推出了“新十大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新十大文化设施将与最早的八大文化设施串联起来,成为记录深圳城市发展的文化地标。
在45岁那年,何镜堂打响了建筑设计生涯的第一炮。此后,他主持和参与设计的一批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国大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常说三十而立,我是五十而立。”何镜堂说。
风华绽放,“东方之冠”缔造中国设计原创神话
“我宣布,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是——上海!”
时间跨入21世纪,百年梦想终成现实。2002年12月3日,伴随着一片欢呼声,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大会上,上海成功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
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件大事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兴建世博会中国馆。
2007年4月25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面向全球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许多标志性建筑长期以来基本由国外设计师操刀设计,于是决策部门决定此次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要由中国设计师自主设计。
当时,69岁的何镜堂已经做了8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觉得这是个崇高的历史重任,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很快组织团队进行设计研究。
他们对中国馆的定位就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
何镜堂认为,建筑的最高境界是文化,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每一座建筑都是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他和团队最终决定将中国建筑的构架系统、中国园林、中国文化印象、文物器皿、中国建筑元素进行艺术处理,整合为“中国器”主题去诠释泱泱大国的气度。
然而,一开始“中国器”方案在344件作品中落选了,但选出的20个备选方案竟然没有一个让大家满意的,于是峰回路转,被淘汰的方案重新被甄选。最后,何镜堂的“中国器”方案以其准确的定位、浓郁的中国味、独具匠心的造型“起死回生”。
中国馆的设计施工凝聚着何镜堂整个团队的心血。为了实现中国馆的设计理念,团队可谓殚精竭虑,仅仅外观颜色的选择就耗费了十个月之久。
为了给中国馆披上合适的“红外衣”,让整体造型效果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照下都保持统一,已届古稀的何镜堂甚至需要一天跑三个城市,和设计团队反反复复地研究,做各种各样的样板,才确定最终的颜色和材质。前后10个月的来回奔波、反复打磨,只为展现最好的“中国红”,这就是匠人精神,也是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个缩影。
2010年2月8日,历经近两年半的匠心打磨,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故宫面积总和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整体竣工。整个建筑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如稳健大鼎,托天耸立;又宛若华冠高崇,寓意天下粮仓。其现代建筑风格和中国韵味的结合,把“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何镜堂曾说:“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作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通过中国馆,他做到了。
所有看到中国馆的人都说:它,是中国的。
意大利著名建筑评论家卡萨帝认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分水岭,开创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时代。这恰如上海世博会,为中国拉开了通向未来世界的大幕。
铭刻历史,用悲怆有力的建筑讲述古城劫难
咚、咚、咚……
幽暗的角落里,每隔12秒就有一颗“水珠”落下,与此同时,旁边的墙壁上亮起一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照片,然后消隐,寓意每隔12秒就有一条鲜活的生命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的尾厅,一个独具匠心的装置。
在何镜堂的所有作品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显得尤为沉重。
2003年,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70周年,中央决定对1985年兴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造。最终,在纪念馆扩建工程概念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大赛中,何镜堂领衔设计的“和平之舟”方案,从国内外13家著名设计机构的方案中脱颖而出。
何镜堂认为,纪念馆的建设不仅仅是牢记历史、重现历史,还要体现人类共同展望的和平,“承载悲愤、祈求和平”才是整个建筑的主题。为此,他以“和平之舟”作为纪念馆整体造型设计,把展厅外立面设计成“折断的军刀”和“化剑为犁”,寓意从战争走向和平,传递人类对和平圆满的愿景。在纪念馆内部,他采用了一系列叙事式的空间序列进行设计,以长长的灰色高墙、撕裂的建筑形体、昏暗的烛光、缓缓流动的水体以及和平雕像等空间意象,营造了从战争到屠杀、抗争到反思再到和平的精神场所,这不仅补充了纪念馆的叙事篇章,也延续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此外,在挖掘新展厅的地基时,新发现了遇难同胞遗骸。得知这一消息后,何镜堂第二天就亲自从广州飞至南京。为了原样保留遇难同胞的遗骸,何镜堂和团队重新调整设计,因地制宜地在发现遗骨的上方设计了一个天窗,光亮透射进来直照遗骸,象征遇难70年的冤魂重见天日,人们也将其称为“苍天有眼”。在这里,每一处精心设计的建筑语言都在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
凡努力过的,必留下痕迹。
2007年12月13日,历经两年的扩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重新开放。纪念馆凝重的建筑造型所体现的深沉历史感,令中外参观者受到极大的震撼。中央七部委给予了“世界一流、国内最好、国家标志性战争纪念馆”的高度评价。世界设计大师、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及美国“9·11”遗址总设计师丹尼尔·恩伯斯金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称赞:“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触动人心灵的作品。”2008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明朝遗存的古城墙、民国时期的中山陵并称为南京的三大城市地标。
盛世更思耻,铭记为前行。在何镜堂看来,用作品来记录时代、表现时代,是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心无止境,为激荡向前的中国而设计
传承、发展中国建筑事业,是何镜堂的强烈心愿。
多年来,何镜堂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试图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两观三性”创作论: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融合。通过这个理论,何镜堂把建筑设计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其在建筑学界的卓越地位。他主持、筹建、建设国内建筑学界第一个且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角度为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为中国建筑学科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作为新岭南派传人,何镜堂始终秉承经世致用、创新求变的岭南精神传统。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到广州铁路博物馆,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广东“三馆合一”工程,从深圳科学馆到广州海心桥,再到如今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岭南国际建筑师公社”美丽乡村项目,他的建筑作品始终紧扣广东发展和时代精神,带领团队在南粤大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岭南建筑力量。
耄耋之年,何镜堂仍奔走在建筑创作和人才培养的一线,他说:“学无止境,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寻找各种机会去实地考察和研究建筑,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创院元老,历经数十年的教书育人,何镜堂早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已有18人获得了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成为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2011年,在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何镜堂将所获奖金200万元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各方累计筹集1100多万元,奖励优秀青年学生以及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近些年,何镜堂还将中国建筑带到国外,在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开讲座,到美国伯克利大学等高校办建筑作品展。“要让他们知道,原来中国还有一大批这么好的建筑。”何镜堂说。
2016年,何镜堂在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为主题的展览,这也是他在海外举办的首个大型作品展。
这个展览的主题,既是何镜堂作品的写照,扎根中国大地、融汇中国文化、呼应时代变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是何镜堂一生的写照,有被时代洪流裹挟向前的艰难岁月,也有开足马力奋勇向前的璀璨年华,更有放下荣誉再上征程的高光时刻。岁月如大江奔流,一个个奋斗者乘着国家发展的巨轮一往无前。正如何镜堂在获评全国“最美奋斗者”后的致辞:“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让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作品有幸见证了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重大事件。我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