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医护人员凭借精湛医术,仅耗时20分5秒,便顺利完成新疆首例1.8mm切口复杂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标志着新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正式迈入1.8mm微切口时代,为疆内广大白内障患者带来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家住图木舒克市的张女士,3年前就察觉到右眼视力逐渐下降。起初,由于对生活影响不大,她并未在意,然而近几个月右眼视物模糊的情况愈发严重,已经严重干扰到她的日常生活。
经过门诊眼科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张女士右眼视力仅存光感,晶状体高度核性浑浊,白内障程度分级为C5N3P4,被诊断为“右眼核硬化性白内障”。更棘手的是,张女士患2型糖尿病已20余年,血糖不稳定。入院后,医院将她的血糖调整至正常水平,终于成功完成这一高难度手术。
仅仅20分钟,困扰张女士多年的眼疾得以根治。“手术太快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做完了,技术真先进!太感谢医护人员了!”术后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张女士欣喜地说。
张女士术前仅有光感的右眼,在术后复查时视力已提升至0.8。她兴奋地说:“以前走在路上,连对面来人的五官都看不清,现在我都能清楚地看到花朵的纹理,感觉就像重新开启了生活,每一个细节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在南疆地区,受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等影响,白内障等眼科疾病高发。但受制于当地医疗条件,加之群众眼保健意识不足,许多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筛查与救治。
为此,2023年新一批对口援疆工作启动后,广东援疆持续常态化推进“粤新光明行”项目,目前已为受援地实施2155例免费白内障手术,举办近100场眼健康筛查及科普活动,惠及超5万名群众。率先对接引入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与华为联合研发的眼健康AI筛查系统——ChatZOC眼科大模型,在喀什地区开展大规模生成式AI眼病疾病筛查活动,群众通过手机预问诊系统即可享受高质量的眼科健康服务,目前该模型已为新疆喀什超3000名患者完成眼病筛查,让村医具备了标准眼科诊疗能力,并在2025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得到推介。
广东援疆还注重通过技术分享培训、“传帮带”等方式,为受援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在广东援疆的指导和广州、珠海、江门、东莞等多家医院“组团式”对口帮扶下,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眼科自2015年成立以来,医疗技术得到迅猛提升。2.2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等一系列先进眼科手术已实现在本地开展,从最初技术帮扶,到如今本地医生能够独立完成高难度手术,为更多像张女士这样的眼疾患者打开“心灵的窗户”。
此次实施的1.8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较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等优点,属于国内外白内障治疗领域的最小切口手术。此次手术的顺利实施,不仅体现该院在眼科医疗技术上的卓越突破,更是广东医疗援疆成果的有力见证。
该院眼耳鼻喉科主任王登锋表示,将以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为新起点,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提升医疗水平,致力于为本地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一流的眼科医疗服务。
今年,广东援疆会同受援地,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南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基础上,新建国际眼科医学中心,以立足南疆、辐射“一带一路”的目标,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各族群众,用广东力量守护各族群众的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