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丝语千年——宋代商贸与“南海Ⅰ号”沉船展》在喀什地区博物馆正式开幕。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以图文、影像重现“南海Ⅰ号”的传奇,展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盛景,为喀什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海洋文明的窗口。
展览由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联合喀什地委宣传部、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喀什地区文物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与喀什地区博物馆共同承办。举办时间由即日起持续至6月1日。
“南海Ⅰ号”是南宋时期的远洋贸易商船,沉没于广东省阳江市南海海域,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其出水文物超过18万件,涵盖陶瓷、铁器、漆器、金属器等,其中瓷器数量最多,达17万件以上。
本次展览分为“南宋中兴”“万贯珍品”“万里行舟”“船沉南海”“卅载寻踪”五个部分,通过百余幅高清文物图片、沉浸式影像,系统呈现“南海Ⅰ号”所处时代、商贸往来、船员生活及考古发掘历程,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南宋海洋贸易的辉煌。
广东作为海上丝路起点,喀什作为陆上丝路要冲,虽相隔千山万水,却共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举办此次展览,旨在深化文化润疆和民族“三交”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感受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广东援疆在受援地铺陈中华文化底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接下来,广东援疆还将积极推动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走进新疆喀什,通过举办龙舟赛、文艺演出、英歌舞培训等多种形式,让两地人民在文化交融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篇章。
开幕当天,广东省博物馆向喀什地区博物馆赠送《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图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林锡江,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石德军,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辉,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赵丽帆等有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