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台风“海葵”的残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弱冷空气又接力袭粤。气象部门统计显示,广东创下历史上9月最强降雨纪录。
最强9月雨,也是史上最严峻的考验。
迎击狂风暴雨“车轮战”,广东如何坚守营盘,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镇之防可观全局。
梅州大埔高陂镇,梅江、汀江干流、梅潭河三江在其上游汇成韩江,叠加当地地势低、无护江堤等多重因素,历来饱受洪涝灾害之苦,是全省防洪重点镇。
“苏拉”“海葵”接踵而至,双台风带来持久暴雨,让韩江迎来今年以来最大的洪峰,也让高陂镇深陷淹没之险,一度危如累卵。
大考之下,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一场上下联动、全体动员、由点及面的防御硬仗就此打响。
“苏拉”刚走“海葵”即来,省市县镇严阵以待
9月3日,沿广东海岸一路向西肆虐的最强台风“苏拉”刚刚离粤,台风“海葵”又携充沛的雨量向广东袭来。
“受台风‘海葵’影响,未来几天,梅州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面雨量80-120毫米,局部200-2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40-60毫米。”3日,这一气象信息向梅州市民广泛播报。
当天下午3点半,当“海葵”以强台风级(15级)登陆台湾时,其外围风雨圈已经影响到了梅州。台风路径预测显示,“海葵”极大可能在粤东再次登陆,将给梅州地区带来大量降水。
此时的韩江上游,受到台风“苏拉”外围螺旋云系影响,已经历了一场大雨,水位明显上升,土壤含水量很高,对下游威胁极大。
数日之内两场硬仗,令省市县上下都不敢掉以轻心。
“这次要转移吗?”看到手机推送的气象消息,高陂镇居民、瘫痪多年的老人肖捷能赶忙联系镇党政办干部。因为高陂的特殊,他已经历过多次“水浸屋”。
“别担心,做好准备,需要转移我们一定会安排好。”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回复说。
在20个小时前,也就是9月2日下午5点,国家防总针对广东启动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连续调度防汛工作。
其后,省委、省政府接连作出部署安排,省防总进行多轮会商研判和指挥调度,并召开视频会议,进一步跟踪研判部署、做好防御准备。同时,省防总派成员单位副厅职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包括梅州在内的各地市进行检查督导。
高陂水利枢纽 张令摄
3日当晚,梅州启动防风防汛四级应急响应。高陂镇所在的大埔县旋即发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梅州三防部门组织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市水务局、市气象局对台风影响、梅州降雨分布、韩江流域水库蓄水、河道水情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并对高陂等重点镇的防御形势进行重点分析和提前安排。
此时此刻,县上、镇里也做了先期准备:腾空校舍、体育场馆等作为转移群众安置点,筹备生活救援物资保障抢险救灾和群众安置,安排消防救援力量准备迎战……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高陂镇镇长张潘琪介绍,镇实验小学被安排为主要安置点,并启用另一所小学作为备用点,用以接纳转移群众。“每个教室提前准备好床、床单等用品,储备数百个帐篷以备不时之需;提前与附近商超签订合作,按照用多少付多少的原则采购干净饮用水。”
至此,从省市到县镇,已“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三大水库预泄34个小时,“调肚量”腾出8.5个西湖
还是9月3日晚,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总工程师江平盯着屏幕中实时显示的天气雷达回波图,眉头紧皱。
这位刚刚迎击完“苏拉”的一线总工,无缝衔接地开始迎战“海葵”。
“我们根据前期降雨和土壤含水分析预测,认为气象预报暴雨区域与前期降雨较多的梅潭河等河流高度重合,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很大。”
整夜的追踪分析后,江平于4日上午9点发出梅潭河等河流水情风险预警,提醒韩江上游有关水库提前做好调度。
接到江平紧急来电的梅州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科科长温文军此时发现,韩江上游关键水利工程——双溪水库、高陂水利枢纽、长潭水库,水位都处于高线,其中高陂水利枢纽水位已高达37.86米,距汛期限制水位(38.0米)仅有0.14米。
这个数字让温文军心里不由一惊:要是洪水这时奔来,来不及下泄的水库,几乎无防可守。
韩江防洪之难,要害在三河坝。韩江支流梅江、汀江以及汀江的重要支流梅潭河在这里交汇,一旦三江同时发生洪水,韩江下游将不堪设想。
要管住这三股洪流,水库是重要盾牌:其中双溪水库控扼梅潭河,长潭水库位于梅江重要支流石窟河。最为关键的则是位于韩江干流的高陂水利枢纽,其在高陂镇上游约5公里处,大坝水位和出库流量直接关乎全镇安危。
“提前预泄刻不容缓!”4日上午10点,在接到水情预警仅1小时后,梅州市水务局立刻组织大埔县水务局发出迎战“海葵”第一道调度令:梅潭河双溪水库立即组织预泄,腾出库容。
此后,一道道调令密集“飞”向韩江上游的水库群——
到9月5日晚8点,仅用34个小时,双溪水库、高陂水利枢纽、长潭水库分别降低水位6.52米、2.1米、1.68米,累计腾出库容约1.2亿立方米,相当于8.5个杭州西湖蓄水量。
至此,韩江上游三大水利枢纽工程,已调好“肚量”准备应战。
省三防办一晚三次调度梅州,水文测量逆洪而上
5日清晨,随着“海葵”接连登陆福建东山和潮州饶平,攻防战开始打响。
以强热带风暴级登陆的“海葵”看似能量不强,却因“列车效应”裹挟着势大又绵长的暴雨。
省气象台预判认为,由于残留涡旋,“海葵”带来的降雨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具有一定的极端性。5日中午12点,广东将防风三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将防御重点由防风快速切换至防汛。
随着时间推移,缓慢移动的“海葵”开始逐渐显示出威力。从6日下午1点开始的24小时内:梅州全市累计面平均降雨量为98.4毫米,其中降雨量最大的站点达277毫米,超50年一遇!
到了6日晚,韩江上游的福建漳州地区也普降大雨,这牵动下游梅州大埔等地的防洪形势愈发严峻。
在这个晚上,省三防办三次视频调度梅州;与此同时,在省水利厅的调度指挥中心,省水利厅连夜与省水文局、韩江流域管理局、梅州市水务局进行紧急会商,研判韩江下游防汛态势。
防洪决断进入关键时刻,但这时候需要精准的雨情水情数据。
夜色之下,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工程师彭爵宜和同事们前往韩江三河坝等重要断面,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实时监测,拿到一手的水量、水速等水文数据,及时校正预测误差。
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工作人员在三河坝断面开展水文监测 张令摄
一夜暴雨如注,此时的三河坝已是江面波涛汹涌、江底暗流涌动,船只和设备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水冲走,彭爵宜和同事们却顶着风雨,逆流而上。
在涌浪之中,测量船向江心驶去:一人负责掌舵,及时避让水面上的树木、竹头等漂浮物;一人负责保护搭载监测设备的三体船,避免撞船或卷入漩涡;一人负责监测船载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确保仪器正常工作、数据采样精准。
在430余米宽的江面上,测量船往返数个来回,并每隔4小时下水监测一次。
争分夺秒捕捉到的水文数据,让焦灼的研判有了更明确的结果:“韩江发生编号洪水的可能性很大!高陂镇告急!”
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工作人员在三河坝断面开展水文监测 张令摄
发生编号洪水,意味着韩江下游危急,对于高陂镇而言则更为致命。
位于韩江干流三河坝下游约30公里处,高陂地势低、无护江堤,使之成为最危地带。每逢龙舟水、台风季,都会遭受洪水袭扰。
为保韩江下游不失、高陂不失,从7日凌晨起,省市县开始实施梅潭河、汀江干流和梅江综合调度。
一场与洪水的“生死较量”拉开最为紧张的大幕。
首先告急的是梅潭河。
“梅潭河将发生超警戒洪水!请立即安排双溪水库加大预泄量!”7日零点刚过,大埔县水务局局长官营生接到调度通知,决定把双溪水库的出库流量从800立方米每秒逐步加大至1500立方米每秒。
“双溪水库一旦加大出库水量,洪水30分钟到枫朗镇、1.5个小时到百侯镇、4小时到县区。”此后,官营生与同事们根据上游来水开始动态调节水库下泄量,在保证下游不被淹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窗口行洪。
事后来看,这一决断至关重要,先行而至的梅潭河洪水被提前下泄,为此后与梅江洪水错峰腾出了库容。在梅江洪峰发生前的10小时,双溪水库排出了足足4500万立方米洪量,这相当于深圳水库的库容。
首次启用转移预案,4608人应转尽转一个不漏
但事态并未给人以喘息之机。9月7日一早,梅江上游五华琴江也开始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同一时段,汀江支流上游永定河(福建省境内)、漳溪河也普降大到暴雨。
形势更趋紧张:同时生成的梅江与汀江洪水具有叠加增高的风险,加上此前梅潭河的洪水,高陂镇面临的三江洪水有汇流聚势的可能!
上午10点30分,三河坝站最新水情预报传来:韩江干流洪峰将于下午4点出现,流量将达到65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1.5米!
此刻,全省的资源力量不断向高陂镇汇集: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赶到韩江高陂水利枢纽靠前指挥;梅州市矿山救护队25名队员紧急接到命令,从蕉岭县出发前往大埔县备勤;大埔县消防救援大队高陂等前置执勤点组织队员对河段水位、低洼地带进行实时监测巡查,并疏散周边群众。
中午12点,高陂水利枢纽出库流量逼近4800立方米每秒,即将达到下游最大承受量。
中午12点25分,省三防办紧急连线省水利厅,专题研判高陂镇水情并调度指挥工作。
仅在15分钟后,三河坝站又传来新的水情预报:中午12点的水位已达41.43米,预计晚上10点将现44.5米水位,超警戒水位2.5米,流量7300立方米每秒。
这是一个可怕的预测数值,韩江进行洪水编号的标准是三河坝站水位达到警戒水位(42.00米,冻结基面)或流量达到4800立方米每秒,而预测洪峰流量是编号流量的1.5倍多。
高陂镇被淹将是大概率事件,已经危在旦夕!
一旦岸防失守,高陂镇老城区预计五分之四面积将被淹,低洼处将受淹2.5米左右,这直接威胁到4000多名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700多间商铺的正常生产经营。
人命关天,人员转移刻不容缓。
下午1点左右,高陂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执行应急撤离预案。1点30分,要求居民撤离的通知发出,这是高陂镇首次启动撤离转移应急预案。
高陂镇组织群众撤离 当地供图
立足全镇被淹这一最不利设想,撤离范围按照水位44.5米、流量7300立方米每秒来确定:包括老城区福地街、柴行街、市场街等13条街,需转移群众1874户、4608人,其中老人、小孩、孕妇、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74人。
“洪水要来了,请大家听从指挥,有序转移撤离!”撤离警报拉响后,固定大喇叭、流动小喇叭隆隆作响,迅速传遍老城区的大街小巷。
基于高陂镇易受淹的现实,当地于去年整理了一份非常关键的老城区易受淹群众名册,并持续动态更新,名单精确到每户,包括具体住址、家里几口人、联系电话多少、转移时是投靠亲友还是需要前往安置点、家里有没有需要重点照护的人群,以及对应防汛责任人的姓名、电话等等。
这份关键名单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大作用。对着这份名册,高陂镇村党员干部和社区网格员全员发动,迅速下沉一线,挨家挨户组织群众撤离。
然而,群众转移工作比想象中难做,大部分群众理解、主动配合,但也有部分群众不理解、不愿撤。
“洪水可能要来了,阿叔快撤吧!”下午4点左右,前来劝导群众撤离的高陂镇副镇长温建昌和镇干部围在黄叔面前。对方坐在摇椅上,丝毫没有起身的迹象。
救援人员深入梅州各地洪水严重的地方开展救援 李永智摄
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洪水不是还没到吗?我不撤。”当地每年几乎都会“水浸街”,黄叔与不少群众一样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防洪“理念”:“一楼被淹就搬到二楼,二楼被淹就搬到三楼……”
此时此刻,势头更猛的洪水正在奔袭而来:下午4点20分,梅江洪水黄色预警发布,成为今年梅州发布的第一个洪水黄色预警。10分钟后,三河坝站再度传来水情预测:韩江干流洪峰将于9月8日凌晨2点出现,流量6000立方米每秒,超警戒水位1.5米。
温建昌心里更急了,边拉着黄叔边劝说,“再不撤就来不及了!”“放心吧,安置点有各种保障,有需求随时可以提”“街上有人巡查,不用担心家里情况”……
经过耐心劝说,黄叔终于转头收拾行李赶往安置点。
到傍晚,转移群众基本撤离。随后是更加费时的确认工作。
“敲一次,没人应,就再敲一次。还是没人应,再继续敲,直到确认屋里没人后才能离开。”高陂镇救援转移组组长、镇人大主席吴千捷带着村干部、消防、公安干警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按照网格分工,分为5个小组逐户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最终,4608名易受淹群众全部被提前安全转移。当天跑遍13条街道的张潘琪,总计走了快3万步。
极限调度,洪水与临江马路齐平17个小时
在人员紧张转移的同时,为了保住高陂镇,各级应急和水利部门继续争分夺秒开展调度,力争最好的结果。
从7日下午起到当天深夜,省防总、省三防办在省应急指挥中心持续跟踪调度高陂镇险情。这一夜,梅州市应急管理局灯火通明。
调度令密集发出,防御“组合拳”频频挥出:
针对北面之敌——来自汀江干流的洪水,国家及省多部门联合调度位于汀江上游的福建棉花滩水库“零出库”,大埔县调度汀江青溪水库削减出库流量超600立方米每秒。
针对西面之敌——来自梅江的洪水,充分利用上游大中型水库进行拦洪。长潭水库逐步将出库流量控制在12立方米每秒以内、最大削减洪峰流量200立方米每秒。
针对东面之敌——来自梅潭河的洪水,由于此前已下泄一大部分,为减轻对三河坝的压力,双溪水库逐步削减至150立方米每秒。
大埔县消防员在沿河观察水情 当地供图
而在韩江干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通过腾出库容6680万立方米,降低坝前水位5.29米。
通过一系列河库精准联排联调,来自三大方向的洪水在复杂的水网中通过时空交错,一步步被疏解,这使得韩江干流洪峰流量削减了2000立方米每秒,被控制在编号洪水以下。
尽管高陂镇的洪峰水位因此被降低1.8米,但在最紧要之时,洪水已经与临江的马路齐平,并在此后持续了整整17个小时。
在八字码头——整个高陂地势最低洼的地方,附近执守的防汛人员一刻不敢放松,保持密切监视,各项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持续到天明。
直至8日上午10点,三河坝站的洪峰终于过境,最终维持在41.81米,未超警戒水位。
“3100、3000、2780……”8日下午,连续奋战多天的高陂镇党委书记刘坚城仍忍着疲惫,时刻关注着高陂水利枢纽的出库流量。当洪水逐步消退,出库流量稳定下降,他终于松了口气。
自始至终,洪水都没有越过高陂镇的岸线。
从9月3日到9月8日,历时五天五夜,这场高陂镇保卫战终于告一段落。
韩江恢复波澜不惊,高陂重归岁月静好
洪水退去,韩江恢复波澜不惊,高陂依然岁月静好。
9月8日上午,返回高陂镇老城区店铺的黄叔感到特别惊讶:一般强降雨时都要被淹的一楼,这次竟然一滴水都没有进。村民余利娜离开安置点推开家门时也长舒了一口气,家里一切安好,没有被水泡过的痕迹。
洪水过后的高陂镇航拍图 张令摄
而“滴水未浸”的背后,是全省三防战线与“海葵”的“斗智斗勇”,是各级各地树立极限思维、底线思维,对人民群众的用心用情。
9月13日,省防总发出通报,“海葵”的强降雨基本结束。但气象部门提示,“海葵”残涡还未走远,弱冷空气再携雨水来袭,广东局部仍有持续暴雨,同时伴有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风险。
战斗不会停止,新一场硬仗也许是明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始终不改的坚持与底色。
岁月静好之下,其实惊心动魄。
文字:南方+记者 祁雷 李赫 徐林 陈泽铭 骆骁骅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李永智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统筹:黄灿 王溪勇 徐林 陈戈 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