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 > 新闻 > 专题推荐 2023上半年 > 广东文明发布厅(2023年第一季度) > 好人故事 > 敬业奉献好人

【茂名】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物种

2022-05-26 09:18 来源:茂名日报 周燕红

辛氏疣螈

云开角蟾(中山大学王英勇研究团队供图)

  茂名日报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昨日,记者从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云开山保护区科研人员与中山大学科研团队在云开山保护区的科研调查中,发现并命名两种新物种,其中一种以云开命名,研究成果近期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再次刷新云开山保护区动物新物种的发现记录。

  在去年的科研调查中,云开山保护区科研人员与中山大学王英勇科研团队在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两栖动物新物种蛙类一种,经过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科研团队确定这是一个从未描述过的新物种。其外形和蛙类相似,因其模式标本产地在云开山内,故将它命名“云开角蟾”。科研团队已将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物分类学专业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上发表。同时,科研人员还将原来在保护区内分布的细痣疣螈进行了重新分类,作为动物新物种,重新以“辛氏疣螈”命名,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动物学研究期刊《脊椎动物学》(Vertebrate Zoology)。

  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大田顶海拔1703.8米,为粤西第一高峰,广东第二峰。在云开山保护区发现的“云开角蟾”和“辛氏疣螈”两个新物种,它们分布在云开山保护区海拔较高的范围内,其栖息生境主要为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流。这两个新物种对溪流的水质及周围植被的要求很高,从侧面说明云开山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向好,使得丰富的植被和优良的水质为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近年来,云开保护区先后共发现新物种9个,其中,以模式标本产地“云开”命名的新物种就有“云开掌突蟾”“云开脊蛇”“云开草蜥”“云开湍蛙”“云开角蟾”共5个。“云开角蟾”是自“云开掌突蟾”发现以来,又一个以云开命名的动物新物种,这些被发现的新物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云开山这片珍贵的绿色资源库和基因库,使得天然森林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野外资源种群稳步增长。

编辑:苏若倩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