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清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企业陆续收到了“真金白银”的留抵税款“红包”,一笔笔退税资金及时到账,为企业发展增底气、添信心。
清新区税务局退税减税“管家”服务全程跟踪辅导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拍摄人:黄蕾
从企业规模来看,在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158户,占比达96.3%,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重点受益群体。
“留抵退税政策来得可太及时了,让我们微型企业焕发生机!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4万多退税‘红包’及时到账,直接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鼓舞了继续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清远市铭凯运输有限公司办税员何女士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以道路交通运输为主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年交通运输量达5万吨,受疫情影响,业务运输量骤减,收入大幅下滑,经营性现金流入一度紧张。
这笔留抵退税款对于正处于经营困难期的交通运输企业而言,是一剂“强心针”,保障了公司的日常运转。何女士表示,铭凯运输公司将计划扩增运输业务并新增运输车辆,持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质效,努力摆脱亏损困境,实现良性发展。
据清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退税减税政策落实落地,该局以打造“退税减税‘五星’管家”品牌为抓手,制作《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地图》、举办系列退税减税“政策大讲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宣传区域等“新动作”,全力推进政策宣传宽渠道全覆盖。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是这次留抵退税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占比39.6%。
“在当前融资渠道受限、疫情反复的阶段性困难时期,退税减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我们‘爬坡过坎’增添了新动力。”清远中科振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先生介绍说,作为一家集机械设备研发、生产、销售,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以及工程勘察、设计为一体的制造企业,随着企业转型发展,研发支出等压力也随之增大。
“70万的留抵退税资金,从账面数字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解了我们‘燃眉之急’,我们将会把这笔资金用在科技产品研发、吸引人才和扩大生产中,尤其是加大在未来国家水电风电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碳达峰新能源开发建设领域设备装备研发制造的投入,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生产经营扩能的信心更足了。”
留抵退税政策的靶向作用十分明确,根据该局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50.6%的纳税人拟将退税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49.4%的纳税人将退税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技术研发、租金成本等重点及关键环节,助企纾困的政策积极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同样受益于退税“红包”的,还有广东御驾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资金活水’直接缓解了‘紧绷’的现金流,这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助于企业生产经营增容扩能。”该公司副总经理潘先生表示,“我们计划将近5万元的留抵退税金额用于公司设备的升级换代,既提高产品质量,又缩短生产周期,预计生产效率能提升30%。”
近期,清新区税务局还开展“有问题,请找我”活动,在办税服务厅新设专窗专岗、制作专用二维码的税企联系卡并建立网格专员负责制,精准对接税费服务,保障需求快速响应,截至目前,已解决并反馈响应诉求12项。
接下来,清新区税务局将继续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通过智慧税务、订制专属服务、全流程跟踪等多样化“硬举措”,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优质便捷的纳税服务,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消息来源:清新区税务局
清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