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学习困难”的孩子们:有种“成绩差”,是迫不得已

2023-10-12 14:51 来源:南方+ 厉思璇

  生活中,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常被打上“笨”“懒”“不努力”的标签。但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笨,而是“迫不得已”。

  近日,南方+记者走进广州多位儿童精神心理专家的诊室。他们表示,在孩子“学习困难”这一表象的背后,往往有着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心理障碍、亲子关系紧张和家庭教育偏差等多重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并对症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孩子“爱上学习”。

  常被忽略的学习障碍

  “我怎么努力都写不好字,也没办法赶上别人。”10月10日,成绩排名总在班级中下游徘徊的豆豆(化名),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查彩慧的诊室就诊。

  豆豆自幼就不合群,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上了小学之后,他经常不专心听讲、自控能力差、爱发脾气。此外,豆豆书写缓慢费力,字写得忽大忽小,字体也歪歪扭扭,甚至总写偏旁部首左右不分、字体颠倒的“镜像字”。

  查彩慧全面评估豆豆的情况后,将他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和书写障碍。

  医学上,狭义的“学习困难”指的是“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的疾病,主要有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等表现。

阅读障碍患儿读到的课文(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婵娟表示,据有关研究,阅读障碍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约为2%-10%,书写障碍为2%-8%,计算障碍为1%-6%。

  因学习障碍可能会“共病”其他神经系统发育疾病,有时它并不容易被发现。

  比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杨婵娟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有多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三大症状。在幼儿园时期,家长往往认为这类孩子活泼好动是天性使然,直至他们到了小学一、二年级,出现了明显的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被确诊为“多动症”。这当中,部分患儿会同时存在学习障碍。

  在国内,因学习障碍并不为公众所熟悉,不少家长会把孩子学习不好、成绩无法提高等归结为孩子的智力或态度问题,从而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

  有一类孩子就隐藏得特别深。他们只是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功能缺陷。

  在低年级的时候,这类孩子与同龄人之间没有明显差距,学习任务依然可以完成。只不过,别人一个小时就能写完的作业,他们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完成。

  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给予的学习任务越来越多时,他们与别人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距才会表现出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孩子在上学前聪明伶俐,是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上学后却出现“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的现象。

  “如果孩子智力正常(IQ不低于70分),但在听、说、读、写、计算等能力的获得和运用方面出现明显困难,且无法达到正常的学习水平,成绩较其他同学落后一年,就要考虑是否患有学习障碍。”查彩慧说。

  家长是保护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早在2021年,央视就出品了一部长时间观察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片子里有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男孩。

  活泼开朗的校校在上课时总是走神、坐不住,成绩一直在及格线上下徘徊。直到五年级,很多在低年级学过的汉字,他依然不会读或写。

直到五年级,很多在低年级学过的汉字,校校依然不会写。(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直到五年级,很多在低年级学过的汉字,校校依然不会写。(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校校写的汉字。(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校校写的汉字。(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为此,全家人轮番上阵给他补习,连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姥姥也定期参与辅导工作,但效果甚微。校校在一次次挫败中,产生了厌学情绪。

  面对几经崩溃的母亲,他总爱“唱反调”。“我妈无奈的眼神,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校校读到的句子与原句完全不同。(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校校读到的句子与原句完全不同。(来源:《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

  与校校的乐观相比,群晓的悲观更加让人心疼。

  对自我要求极高的群晓,在学习上异常吃力,别人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内容,他反复背诵还是“转头就忘”。

  群晓因为同龄人不理解的目光和嘲讽,变得非常不自信。虽然他的成绩保持在班级中上游位置,但每次考试过后,他还是会焦虑地反复向老师求证自己是不是最后一名。

  校校和群晓有着两种极端的学习方式,但他们作为学习障碍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

  杨婵娟介绍,有着学习障碍的孩子往往都缺乏自信、学习效率低、意志力薄弱,甚至有些孩子在受到成绩不好、家长不理解和被同学嘲笑欺凌多重打击后,出现自暴自弃、厌学、故意对抗等行为。

  “如果他们的求助没有得到正向反馈,就会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转向‘攻击’。”杨婵娟说,家长是保护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接受自己孩子真实的模样,重点培养孩子的长处,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她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学习困难”的相关症状,就要及早带着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病史采集、神经心理评估等检查,判断孩子“学习困难”的具体类型,并为孩子进行正确科学的干预训练。

  在杨婵娟看来,世俗中的“成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家长应该怀着开放、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此时此刻的状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素质才最重要。”

  为学习障碍学生延长考试时间

  在临床治疗上,“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抽动障碍等疾病的学习障碍患儿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而伴有情绪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孩子,就要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认知训练

  而除了治疗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了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

  查彩慧回忆,2006年,她在国外进修时得知,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只要提供医生的诊疗证明,就可以享有很多普通学生没有的“特权”,比如参加学校提供的额外辅导、晚交作业或者延长考试时间等等。

  她曾接诊过一名书写障碍患儿,就读于一所国际学校。这所学校就有为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延长考试时间”的特殊资源,只要有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就可以进行申请。最终,学校为这名患儿延长了15分钟至半个小时的考试时间。

  在得知豆豆患有书写障碍后,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提出,豆豆可以采用“自己口述作文,家长帮忙打字,再将作文打印出来”的形式交作业。

  老师积极想出的以打印替代书写的办法帮助豆豆解决了书写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豆豆的学习压力和情绪,同时也可以提高他的学习效率。

  让查彩慧感到高兴的是,如今,珠三角地区很多学校还开展了教改项目,设立了资源教室,配备了资源教师,为一些学生提供特殊教育资源。

  未来,查彩慧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加入特殊教育改革的行列中,进行多元化教育。同时,老师们也应多多了解与学生成长和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帮助家长一起识别疾病,包容接纳不同类型的学生。

  南方+记者 厉思璇

编辑:倪仕轩   责任编辑:杨格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