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党代表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让更多“千里马” 在广东大地竞相奔腾

2022-05-23 07:00 来源:南方日报 卞德龙 陈思勤 黄锦辉 肖文舸 姚瑶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广东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提交大会审查的党代会报告多处提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这将成为广东招才引智,吸聚高端优质资源要素的重大平台,对于我省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场上,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科技人员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要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好机遇,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推动人才工作乘势而上,让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成长,从而为大湾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让各类人才加速集聚

  代表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要打造一支科技创新主力军,这其中既要集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要引育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

  “当年我们带着41项技术寻找成果转化地时,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广东,落户广州黄埔,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完全正确。”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杰代表说,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研究院牵头建设的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拔地而起,研究院规模扩大至300人。

  报告中关于人才的论述让王杰倍感振奋。“广东一向重视人才,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报告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扎根大湾区的信心和决心。”王杰透露,到今年底,研究院将集聚500名高学历、年轻化的高端人才,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吸引更多人才。

  从科学发现到成果转化,既需要科技人才,也离不开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江门市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庆宁代表越发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江门和开平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目前还正与广州、深圳开展技能人才交流,下一步将寻求与港澳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开展更多合作,培育更加强大的一流创新科研团队,促进关键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梁庆宁说,得益于侨乡江门广纳天下英才,尤其是实施“人才倍增”工程,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才留得下、稳得住、有前途,为企业发展稳定了军心。

  畅通与港澳合作渠道

  不少党代表认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广东关键要携手港澳促进人才协同发展,可以探索通过“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与合作更加顺畅便捷。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良好的人才环境与独特优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理教授、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张雷代表感受深刻。在她看来,深圳毗邻港澳,有助于联合港澳科研机构和医院开展联合研究,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优势。张雷说,在建立与深圳、广州的医院合作基础之上,她和团队正加强与港澳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与转化。

  在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粤港澳加强联动,三地青年学子交流互动不断强化。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代表介绍,目前该校在校香港籍学生6540余人、澳门籍学生近2000人,越来越多来自港澳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已孵化出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注入了动力与活力。

  对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副总工程师刘华代表充满期待。“企业正在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特别是参与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中去,希望下来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港澳人才引进的政策落地,让更多港澳优秀人才在广东创新创业。”刘华说,未来进一步畅通企业与港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渠道后,将能更好精准链接全球一流人才和一流创新成果。

  记者:卞德龙 陈思勤 黄锦辉 肖文舸 姚瑶

编辑:苏若倩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