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杜兰委员现场展示了一款“耳机”,表面上看跟普通的无线耳机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是国产最新款的智能助听器。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智慧养老发展,杜兰建议设立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加快研发智能养老服务产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差不多每5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广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1556.51万人,占12.35%,预计到2030年,广东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供更多的适老化智能产品,让老年人能用、会用、想用,成为亟待解答的课题。
发展智慧养老产品,以科技手段赋能智慧养老,是银发经济的重要方向,也是弥补养老服务短板的民生所需。由于年轻人外流等因素,缺乏照护成为农村养老痛点。在城市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养老床位不足、费用较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围绕老年人的吃、穿、住、养、医、行、乐等日常需求,智慧养老产品能最大程度帮助老年人保持和恢复社会功能,不仅能够减轻人力负担,缓解农村“缺人”问题,还能助力部分城市探索虚拟养老院,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个人定制养老”。
养老产业有商业属性,也有福利属性,政策层面的规划和支持必不可少。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智慧养老试点存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观众却不买单”的情况。原因有技术上的:安装或操作复杂、屏幕和字体过小、需要联网或经常充电等;有消费习惯上的,如部分产品性价比低;也有心理上的,一些老人比较抗尝试新鲜事物。企业让产品更“适老”是一方面,提高老人对智慧养老的接受程度则更紧迫,需要家庭、志愿者、老年大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智慧养老产品和普通智能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最新的技术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不管什么类型的智慧养老产品,安全防护类、照护服务类、健康服务类、情感关爱类,都要更加关注技术的应用场景,更加关注老年人的服务体验,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