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南方日报记者 董天健 摄
“以建筑记录时代!”是何镜堂院士的人生格言。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获得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南粤楷模荣誉称号。
谈起建筑创作,他说:“我对自己感到最满意的建筑创作有两个,一个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另一个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因为它们反映了中国从贫穷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变革。”
全球344个应征方案“东方之冠”脱颖而出
何镜堂是东莞人,今年81岁。1956年8月至1965年12月,他在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学习建筑,度过了自己的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建筑系教师,后来于1967年进入湖北省建筑设计院任技术员,于1973年进入轻工部设计院任工程师。1983年5月,何镜堂回到广东母校,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直到今天。
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第一线,何镜堂坚守初心、奋斗不止。他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等200多项重大标志性工程,引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亲手“孵化”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和团队在规划设计时达成共识:中国馆的建设重点,是要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何镜堂说:“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这个建筑一定是中国的。”中国馆的整体外观选用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的造型,就是通过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挖掘与提炼后设计出的。
“直到现在我都还能想起当时竞争激烈的状况。全世界有344个中国馆应征方案,我们的方案最终能够中标,非常光荣。走进中国馆,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自信,当个中国人真好。”何镜堂说。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侧面看,像是一把断裂的军刀,但是从高空往下俯视,它是一个和平之舟,其寓意就是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样的建筑构思,蕴含了何镜堂对那段历史的感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我是在1938年出生,我的一生见证了中国从灾难走向富强。”他说。
近20年来,何镜堂主持设计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浙江大学新校区等200余所高校建筑,促进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发展,被誉为“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他主持设计北京奥运摔跤馆和羽毛球馆、中国南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映秀震中纪念地、钱学森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为中国特色文化博览建筑、体育建筑创作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奖励优秀青年师生
何镜堂创造性地提出“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体系,在建筑学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共发表阐述其学术理论的论文80余篇。他提出的“两观三性”的含义是: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在何院士的身边,凝聚着一支创新型设计团队,形成“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良性循环。何镜堂工作室既是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创作平台,又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在何院士的主持下,华南理工大学建成了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内建筑学界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理论、技术创新的角度为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开展积极探索。
多年来,何镜堂培养了博士、博士后80余名,硕士数十名,其中18名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有的已晋升教授、院长、总建筑师,成为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主要骨干力量。2011年,在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何院士将所获奖金200万元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各方累计捐赠1100多万元,奖励优秀青年学生以及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镜堂,无愧“师者楷模”。
南方日报记者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