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南方网> 新闻 > 精品 > 专题推荐 2021 > 2021清明 > 祭奠英烈 浩气长存

拉齐尼·巴依卡:化作雄鹰更护边

2021-03-24 22: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拉齐尼·巴依卡(右一)。

  春寒料峭,冰天雪地的帕米尔高原上空,雄鹰正展翅翱翔。与拉齐尼·巴依卡生前一起巡边的队员们,正行走在崇山峻岭间,擦拭风雪中屹立的每一块界碑,继续着守卫祖国边境、守护百姓安宁的崇高事业。

  拉齐尼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的一名护边员。他的家乡,也是红其拉甫边防的驻地,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终年积雪,环境恶劣,被称为“生命禁区”。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拉齐尼和队员们常年在这些山口护边巡逻。

  “这里是拉齐尼奋斗了16年的地方,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都留下了他的足印。”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护边员库努西·吾斯曼江说:“拉齐尼千里巡边的事迹、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护边员,但是他已经回不来了。”

  “来人啊!救救孩子!”2021年1月4日中午,喀什大学的人工湖边突然传出阵阵呼救声,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循着呼救声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了人工湖的冰窟。

  拉齐尼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冲上冰面展开救助。施救时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跌入水中,刺骨的冰水很快浸透了他的衣服,迅速消耗着他的体能,但拉齐尼仍拼尽全力把孩子托举出水面。十多分钟过去,孩子成功获救,托举起孩子生命希望的拉齐尼,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拉齐尼虽然走了,但他乐于助人的桩桩往事,一直在当地口口相传。

  “有一次,连队要去边境巡逻,由于积雪覆盖,无法步行,只能骑牦牛,拉齐尼在严寒中跋涉三天,喝冰水、啃硬馕,找来了20头牦牛。”

  “2007年,几名到红其拉甫旅游的游客,因道路湿滑不慎翻车,拉齐尼得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救援,成功将伤者送到了连队卫生室。拉齐尼告诉大家生命高于一切。”

  2019年1月的一天深夜,西尔江·塔西坎迪的母亲突发胃病。他家住在冬牧场的毡房,离村子有27公里路程。凌晨2点多,拉齐尼找了一辆车把西尔江的母亲及时送到了医院……

  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成长于帕米尔高原边境县的拉齐尼一家将守边事业代代传承。

  1957年,拉齐尼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环境。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60多年来,拉齐尼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拉齐尼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1年3月,中央宣传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呈忠)

编辑:林涛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