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这是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示范、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现代化海洋牧场科学发展之路。
《规划》的出台,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既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养殖产业发展居全国前列,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产业、科研与社会基础。随着《规划》的出台实施,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必将跑出加速度,开创新局面。
耕海牧渔,未来可期。《规划》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粤海粮仓”,海洋渔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以目标为牵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科技、产业和人才优势,推动高标准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快构建岸海有机协作、全链深度拓展的海洋渔业发展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好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海上新广东建设重要引擎、现代渔业开放合作先行区。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发力、凝聚合力。《规划》明确提出:加强陆基、渔港、海岛、近海和深远海等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联动发展,构建“三带二十区”的总体发展格局;从增强“深蓝种业”核心竞争力等八个方面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涉渔涉海企业集聚,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省内协作共建、省际互利共赢,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从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到“三产”融合发展、“三链”深度融合,再到协作共建、互利共赢……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贵在树立系统观念,重在加强统筹协调,要在狠抓落实中凝共识、聚合力。
深耕“海洋牧场”,筑牢“蓝色粮仓”,广东有行动、有担当。新征程上,要全力实施好《规划》,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做精做好现代渔业种业,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促进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为广东改革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蓝色动力”,为现代化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广东力量。
撰文 郭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