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返乡创业10年,云浮大学生在2500亩山林中建农场

12个鸭棚养着7万只鸭

2022-05-27 07:20 来源:南方日报 杨琼

张柏铭和员工前往各个鸭棚巡查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王俊涛 摄

张柏铭和员工前往各个鸭棚巡查情况。  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王俊涛 摄

  ■“我们的新时代·奋斗的一天”

  5月下旬,广东经历连日暴雨洗刷后,天气又炎热起来。傍晚5时许,张柏铭和助理小梅在山林间开始一天的巡查鸭棚工作。他们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每到一个鸭棚前都会停留一阵,查看棚内鸭苗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死鸭苗便要及时消毒和清理。

  张柏铭是广东梦之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之禽”)的董事长。在云浮罗定水井塘村内的山上,他租了2500亩地。2015年他成立梦之禽,2018年公司搬迁至此。3年间,他在这里养殖山鸡、鸭子、香猪、鱼,种植菠萝、柑橘、香蕉等。

  今年是他返乡创业的第10年。10年前,他是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如今,他是一名职业农民。

  ●南方日报记者 杨琼

  “每天都是新的挑战”

  12个鸭鹏里养着近7万只鸭子,有的棚里是嫩黄色的鸭苗,有的棚里是成年鸭。在张柏铭眼中,这些鸭子是他的谋生之道。

  “这些鸭子晚一天卖出去,公司一天的成本就要多近7万元,创业的路很难走。”张柏铭说,他每天都会仔细计算养殖、用工、场地等成本和收益。10年来返乡创业之路上的坎坷和收获,张柏铭都牢记在心。每当有人问起,他都重复讲着那些尚未远去的创业经历,“从2012年9月23日返乡创业的那天开始,每天都是新的挑战”。

  这些坎坷的磨砺让他从一个农业新人成长为熟手。2013年因禽流感,张柏铭养殖的山鸡一只都卖不出去。他索性把山鸡都放出去,自己选择暂时外出打工赚钱。7个月后,他赚了10多万元又回到罗定,重新开始养鸡。2015年,他成立梦之禽。随后的一年,他通过政府招商,租了2500亩的山头,租金一年35万元。

  广阔山林里蕴藏着张柏铭的农业理想,这些理想具象化为鸭子、山鸡、鱼和各种水果,“养殖的山鸡在2019年卖出了2800万元。也是在这时候我开始养鸭子,也开始在鱼塘里投放鱼苗”。

  “睡觉也想着那些鸭子”

  每天清晨6时,张柏铭便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他称自己“既是老板,也是工人”。养殖技术研发、商务合作洽谈、每日巡查养殖情况、农场基建工程监督、投喂饲料……公司大小事宜、琐碎杂活,他基本都一一经手,晚上很晚才能休息,“睡觉也想着那些鸭子、鸡,担心它们生病或长得不好”。

  张柏铭半蹲在鸭棚里,脚边上千只小鸭子嘎嘎叫着。他顺手拿起一只小鸭子,“昨天鸭子们刚打了疫苗,预防它们感冒”。

  助理小梅和张柏铭一样,每天都要到鸭棚中检查养殖情况,她负责每日的养殖数据登记、更新,“张总非常能吃苦,无论天气怎么样,他几乎每天都要跑遍各个山头,干这行就得这样”。

  对当地村民而言,梦之禽提供了就地就近的工作岗位。除了小梅,公司还聘请了近10人,陆姨便在其中。年过50岁的她早些年在广州、深圳等地打工,但在外打工离家远,“我们现在能在村子附近找到工作,也能在老家陪伴家人”。

  对张柏铭而言,村民多年积攒的养殖经验也教会他各种农业知识,这是一个互相帮助和成就的过程。2019年7月,张柏铭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也会去高校、企业做技术培训或分享创业经历,他希望和他一样有创业目标的年轻学子能少走弯路。

  “把知识用在农业发展进步上”

  在张柏铭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几只由他发明的机器鸡。它们由山鸡标本制成,如今已研制到第五代,机器鸡可以走路,还能与人对话。10年来,张柏铭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发明、申请了48项专利技术,有太阳能鸡粪无害化处理装置、自动抓鸡器、禽类养殖生态循环系统……

  每一项专利证书都被裱好,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他希望把这些技术实际应用在农业上,“很多人一开始觉得我读了这么多书却不在大城市工作,白白浪费,但我把知识用在了农业的发展进步上”。

  据张柏铭介绍,截至目前,整个基地已经投入1750万元。这里养着数以万计只鸡、鸭及11个鱼塘里的鱼。

  他计划在公司资金充足时,继续搞研发,把科技融入到山鸡养殖中,实现AI物联网养殖。“用大数据去管理农业,提高产量。之后,我要把梦之禽打造成集观光、旅游、民宿、农庄、科普教育基地的综合体。”对于未来,他充满想象。这些规划和他的科技研发、创业之路紧密关联着。

  梦之禽的工作人员忙了一天,夜幕悄然降临。山中漆黑幽静,梦之禽的一处鸭苗养殖棚仍亮着。暖黄色的灯光把周遭照亮,灯下养着的是一只只小鸭子——它们是张柏铭的梦。

  ■记者手记

  逐梦者更敢于直面现实

  张柏铭身板瘦削、皮肤黝黑。他戴着金属框眼镜,脚踩深蓝色拖鞋,喜欢谈笑,有时也蹙眉沉默。10年创业路,已把他塑造为一名职业农民。

  瘦削的身体里有着让人感动的坚韧,这份坚韧是磨砺出来的。经历了创业失败、负债和亲人的不理解,站在山林间,张柏铭仍认为创业是困难的,每一天都面临新的挑战。

  在和张柏铭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言语中透漏着的自信和有条理的规划。自信在于对创业之路的笃定,有条理的规划在于对公司未来的理性预见。他坦言,每晚临睡前都要考虑资金流转和养殖场的情况,“自己是想着棚子里的每一只鸭苗入睡的,在梦里还梦见做不完的工作”。

  创业成绩背后是他的10年探索。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依然可以从张柏铭的言语中感受到一路走来的不容易。创业的琐碎、突如其来的损失,更多不为人知的困难,往往是日常的一部分。

  张柏铭是逐梦者,但他更敢于直面现实、解决问题。对自己的压力,他毫不避讳。他告诉我们,跨过压力的勇气才是更加宝贵的。

  在这2500亩山林间,他用双手打造出自己的农业梦想,用双脚走出一条自己的农业创业路。前路漫漫,朝向未来。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