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课堂:黄芪(上)
民间有云:“十药八芪”。意思是十条药方里面,有八条都会用到黄芪。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黄芪药用历史悠久,而且临床应用广泛,是一味临床使用率极高的中药。
黄芪原名黄耆,早在《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被历代医家列为上品,黄耆之名,一直沿用至明朝,直到药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条文中既解释了黄耆命名的含义,彰显了黄耆在补药中的崇高地位,又把黄耆更名为黄芪,药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两广和港澳地区,人们习惯把黄芪称为北芪,这与黄芪的产地以及药材行业区分“南北药材”密切相关。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在唐代以前,黄芪主产于川陕和甘肃地区;到了宋代,产地逐渐转移至陕西和山西地区;清代以后,黄芪产地形成了黑龙江、山西、甘肃三足鼎立的主产地;如今,在清代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内蒙古作为主产地。不难发现,从古至今,黄芪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故被称为“北芪”,为传统的“北药”,与生于南方的五指毛桃(南芪)正好是一对“兄弟”。
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款用到北芪的“药膳泉水浸鸡”。
药膳泉水浸鸡
材料:
鸡1只,黄芪30克,人参须30克,红枣6个(去核)桔梗5克,生姜3片,矿泉水或天然泉水约1.5-2升,食盐适量。
做法:
(1)先把鸡去内脏洗净,切件焯水备用。
(2)把矿泉水加入锅中煮沸,再把人参须、黄芪、红枣及生姜加入,煮40分钟,最后把鸡放入锅内,文火浸10分钟,待鸡肉熟透,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益气固表功效;人参须味甘苦,性平,具有益气,生津,止渴;红枣补血佳品,生姜温中和胃。整个汤底甘甜可口,加上泉水蕴含丰富的矿物质,用于浸鸡不仅能与鸡肉的鲜嫩相得益彰,而且有助于人体吸收食材的营养成分,特别适合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
小贴士:
湿热体质、易上火人群不宜过多进食。
本周值班医师:
向俊,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
【来源】 每日一膳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