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是海洋大国。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分布在广阔海域上的1963个岛屿。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向海图强看广东”深调研系列报道,以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南沙为起点,沿着海岸线分别向西、向东出发,深入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市,解开“海上新广东”逐梦深蓝的发展密码。
“闸坡渔港是粤西重要的水产品集散地,进港交易的渔船较多,主要交易的优质水产品品种包括白鲳鱼、马鲛鱼、石斑鱼等。”在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内,望着来往的商贩和渔获,阳江市海陵区海洋与渔业局四级主任科员黄汝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预计2023年闸坡渔港的渔船进港量将增至1.5万艘次,水产品交易量达到10万吨,拉动交易额增至10亿元左右。
停船卸货、询价砍价、过秤分销、包装运送......在清早的闸坡渔港,这样的“晨间剧”几乎每日上演。而走入距离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约100公里车程的金源海洋“黑灯”育种车间,又仿佛一键打开阳江渔港的“夜间档”。在这座模拟海底环境的“黑灯工厂”内,每年“游出”的各类鱼苗可达约1.8亿尾。
“日夜交替”之间,2023年前三季度,阳江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90.1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渔业产值133.49亿元,增长1.7%,水产品总产量79.80万吨,与上年持平。
2023年阳江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海洋渔业新突破,推进闸坡世界级渔港建设,同时加快海陵岛—阳西渔港经济区和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打造海洋产业园,力促水产品总产量达120万吨以上。
随着近年阳江接连获批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广东省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这座临海城市的“蓝色粮仓”或又将迎来新一轮“扩容”。
世界级渔港再扩容
作为粤西地区的枢纽渔港,闸坡渔港三面环山,港内水域面积达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2.7米,目前可同时停泊大小船只1500多艘。黄汝盛表示,“目前渔港中间航道水深有6-7米,可基本满足所有船型的渔船通航。”
阳江闸坡渔港。洪晓文/摄
从1970年代建成80米长丁字码头、310米长护岸码头的小渔港,到1990年代启动修建400马力渔船码头和全封闭管理的水产品交易市场,2002年开始逐步完善环保、消防、通讯等设施向现代化港口迈进,再到2016年闸坡现代渔港建设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产业配套设施,闸坡渔港自1975年正式动工以来,已历经多次“扩容”。
其中,2016年正式投入建设的闸坡现代渔港建设项目总投资2.2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扩建南北防波堤、新建高桩码头和重力式码头、洲仔峡改堤建桥、浚深港池80万平方米、平均浚深-3.5米。
阳江市海陵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闸坡现代渔港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底全面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增加码头交易岸线1800米和交易面积及渔船补给面积55080平方米,预计2023年渔船进港量将由目前1万艘次增加至1.5万艘次,水产品交易量达10万吨,拉动交易额由6.8亿元增加至10亿元左右。
“目前我们的水产品大约有1/3销往广东省外地区,其余主要在省内销售,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占比较高。”黄汝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仍是闸坡水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
阳江市闸坡渔港科格林水产市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生产能力已达到不间断制冰600吨/日、储冰1600吨/次、冷藏2000吨/次,能够满足所有泊位船只的24小时补给和24小时不间断的淡水供应,每年吸引超2万艘次渔船入场交易、补给。
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闸坡渔港在2021年底再次迎来新升级。2021年12月,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2.9882亿元,包括新建防波堤、新增锚泊水域、新建大型渔船码头、旧码头扩建、蝴蝶洲改造、景观改造(含桥梁、护岸等设施)、智慧渔港、道路整治以及配套设施等多项建设项目内容。
据悉,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项目建成后,水产品交易量将由现在的10万吨提升到28万吨,停泊渔船容量将由1100艘提升到2200艘,新增水域水深将由原渔港的-2.7米至-3.5米提升到-5米至-7米,目标打造形成辐射南海、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复合型世界级渔港。
打造“黑灯”育种车间
走入距离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约100公里车程的阳西县,在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简称“金源海洋”)育种车间内,低垂的黑色幕布挡住了大部分阳光,为鱼苗打造了一座“黑灯工厂”。
金源海洋总经理陈朝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鱼池上方布设黑色幕布是为了降低车间光线强度,让鱼苗生长环境更接近天然昏暗的海底环境,进一步提高鱼苗成活率。
而在金源海洋的“黑灯工厂”隔壁,一座座“鱼苗大棚”也正拔地而起。“预计再有两个月就能竣工。”陈朝表示,“鱼苗大棚”内的养殖池可通过泵和管道将海水抽到池中,通过室内海水养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鱼苗成长环境,降低养殖风险,“投产后预计公司产值能够再翻几番”。
“未来这里也会成为我们开展工厂化育苗的基地,相比直接在海水里养殖,安全性、可控性都有所提升。目前整个项目已经投入超过2000万元,预计3年可以回本。”陈朝说。
据悉,目前金源海洋已在阳西县沙扒镇、儒洞镇建有5个生产基地,形成从亲鱼、鱼卵、鱼苗到成品鱼的完整产业链条,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每年可培育各类鱼苗1.8亿尾。
金源海洋所在的沙扒镇连接儒洞镇海岸也是阳西县鱼苗产业最集中的地区,种苗产区总面积达1.3万亩,行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海洋种苗主要包括对虾、蚝、金鲳、黄鳍鲷、黑鲷、珍珠龙趸等海洋水产品品种。
瞄准海洋养殖“芯片”,目前阳西县共建设种苗生产场(点)186个,面积3万亩,车间15万平方米,其中省级水产良种场5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全县保有各类鱼亲本6万尾、后备亲本4万尾。2022年,阳西全县生产水花苗400亿尾,外售商品海水鱼苗约40亿尾,产值超15亿元,占全省市场份额超50%。
从持续扩建的现代化渔港到不断升级的育苗技术,随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广东省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接连获批,阳江这座临海城市的“蓝色粮仓”或又将迎来新一轮量与质的双重“扩容”。
策划:洪晓文
记者:郑玮
设计:林军明 陈珊 王冰 冯狄庚
新媒体:谭婷 倪新平 吴桂兴 洪丹华 曹钰 陈思颖
来源: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