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持续增多,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如何“防微杜渐”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一直关注并致力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3月3日,陈海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有规律地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呵护祖国未来的花朵。
陈海仪是一名法官,在22年的职业生涯中,共参与审判4000多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帮教过的上千名少年犯出狱后未见重新犯罪,还有30多人考上大学,因此被众多少年犯称为“法官妈妈”。在工作当中,她目睹了不少青少年因犯罪锒铛入狱。同时,她还在很多学校担任着法制副校长,因此也深知学校里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情况。
“青少年犯罪大部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她说,“我们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体检年年都有,但却忽视了心理健康的体检,目前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仅限于教育层面,对心理健康的状况没有专门制度和手段去检查这个教育究竟效果如何。”她说。
陈海仪建议,要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有规律性地掌握青少年心理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学校管理方面的规定。“通过定期的心理健康体检,教育管理部门就能知道有多少特殊的孩子,在特教老师供给、柔和教育开展等方面能更有针对性。学校和家长能及时掌握孩子小时候或早期不好的行为习惯或不好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并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更有效地帮助和矫治孩子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就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走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
据悉,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并实施统一有效的档案管理方面,广州已率先作出探索。实践也表明,对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体检和档案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困难,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的。陈海仪介绍说,广州的试点是委托心理机构创设了相应的心理测评的方法,先对孩子进行普遍筛查,在筛查基础上找出有行为问题或有心理困惑的孩子,再从这些孩子里进行一对一评估,来确定孩子是否有心理疾病。
今年,全国人大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现行法律里规定了要保证未成年人身体体检的常规化、定期化。对此,陈海仪表示要借今年修法的机会,推动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心理体检和档案管理制度,让心里健康体检和身体健康体检受到同等的重视,更好地呵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让祖国未来的花朵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