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而在日前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在法律层面予以规范?相关部门如何形成监管合力?围绕如何加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以前我收到过不少精准诈骗的电话和短信,现在这类信息少多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说,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问题的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已有明显好转。
在朱列玉看来,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构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政府监管、公安机关打击、行业自律监管、公民个人自我保护都必不可少。”
朱列玉认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背后是“利益驱动的交换行为”,因而要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设置罪名,提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朱列玉说,目前很多人的智能手机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能自动连接公共场所的WiFi,但上述场合的WiFi安全防护功能较为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以盗取上网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因此不要随意扫描街边二维码、随意蹭网,使用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为手动。
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珂 戴晓晓 辛均庆 尚黎阳
摄影 林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