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我在亚运赛场当DJ

2023-10-02 14:40 来源:南方+ 黄堃媛 王芳

  彩色灯光打在泛着波纹的泳池水面和看台上,几位年轻人手中举着荧光棒,在池边的DJ控制台上齐刷刷地挥舞手臂,带动全场观众打开手机闪光灯,汇成一片浪漫光海。《千年等一回》《沧海一声笑》等BGM随之响起,引发全场KTV大合唱。

  “这氛围感,法海来了都得游两圈……”有观众俏皮评论。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亚运会各大赛场的BGM合集

            这是杭州亚运会上游泳场馆开赛前的一幕,也是各个场馆都有的体育展示环节。

            从开赛以来,各类BGM已经火上热搜,被网友称赞:“杭州亚运会没有一首BGM是白放的。”比如马龙出场,现场踩点响起了《对你爱不完》;张雨霏夺冠后,放起了她自己唱的《稻香》;百米飞人谢震业破10夺冠,现场响起谢震业专门为爱妻点播的《我们都一样》……

            这些BGM的背后,有大量的体育赛事服务团队在做支撑。“主要任务就是搞气氛,把场子热起来,让观众有更好的观赛体验。”杭州亚运会男子排球项目体育展示导演丁斯妤向记者揭秘在赛场“当DJ”的日常。

            ● 普遍是“90后”和“00后”

            “加上啦啦操的表演人员,我们场馆总共有20多名体育展示的工作人员,包括导演、设备组、播报组等等,大部分是‘90后’和‘00后’。”1993年的丁斯妤年龄不大,却已经是各大体育赛事展示的专家,也是广州体育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讲师。

            早在2019年的武汉军运会和第十四届全运会时,丁斯妤就参与了国际赛事的体育展示,积累了丰富经验。北京冬奥会上她再次担任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体育展示副经理,负责冰球项目的体育展示。

          在现场的丁斯妤

          在现场的丁斯妤

            她说,从每段音乐的设计,到比赛中的现场表演和观众互动环节,甚至运动员出场方式以及灯光舞美的流程工作,都是体育展示团队需要负责服务的工作,他们也因此被称为是体育赛事的幕后“气氛组”。

            对于这次杭州亚运会,她已经和团队筹备了半年以上。观众最直观感受到的BGM,是他们从组委会授权的60多首曲库内来进行选择和重新编排的,“如果想选择别的音乐,要提前申请报备。”

          和丁斯妤一起在亚运会“并肩作战”的广东宏远DJ陆文基

          和丁斯妤一起在亚运会“并肩作战”的广东宏远DJ陆文基

            像观众频繁听到的《千年等一回》,其实是很好地贴近了杭州本地文化特色,因此成为各大场馆DJ热衷选择的一首曲目。有意思的是,丁斯妤还尝试找了一些经典越剧片段,做成DJ版,放在赛前表演中。

            ● 气氛不够,凤凰传奇来凑

            记者发现,在击剑馆、排球等多个场馆中,《最炫民族风》几乎成了标配BGM。

            “因为实践证明这些歌曲确实是暖场神曲。除了凤凰传奇以外,我在大运会上播的《黑猫警长》《蓝精灵》《小苹果》等这些‘大俗’的音乐,是最能够带动气氛的,以及‘90后’小时候看的电视剧主题曲等等,大家会不自觉跟着节奏来鼓掌摆动。”丁斯妤笑着向记者解释。

          在现场的丁斯妤

          在现场的丁斯妤

            排球和游泳等项目不同,会有“死球”环节,很容易出现现场一片沉默的低沉气氛。这种时候,就需要MC和DJ用音乐和口播来把大家带动起来。

            “当然,有一些场子不需要带也可以很嗨,比如成都大运会,观众都很外向,不仅会喊加油,还会自编口号,我们就特别省心。”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提示信息

          字幕
            倍速
              清晰度
                音轨
                  倍速正常
                  字幕
                  音轨
                  清晰度

                  00:00 / 00:00

                  点击视频,看看丁斯妤所在赛场的MC如何带气氛?

                    经验丰富的丁斯妤算了一下,如果要呈现最佳的效果,最起码一场比赛,每一局的每一个球的音乐都不能重复多次使用,一场球需要至少150个音乐的储备量。“主要从观众熟悉度、节奏音乐、国风音乐,出场运动员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音乐,以及运动员喜爱的歌手等入手。”

                  和丁斯妤一起在亚运会“并肩作战”的广东宏远DJ陆文基

                  和丁斯妤一起在亚运会“并肩作战”的广东宏远DJ陆文基

                    体育展示的工作也没有观众看到的那么“轻松快乐”。有时从早上8时开始,连续四场比赛,随时会有啦啦队员身体不适等意外状况,丁斯妤都要以高度紧张的状态来应对。就连与记者对话,都是在深夜12时忙完后才敢拨通采访电话。

                    ●筹备“十五运会”

                    希望带动更多广体人参与

                    除了丁斯妤,在这次杭州亚运会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来自广州体育学院的老师从事技术官员、裁判等工作。

                    “以前公众对体育展示这个领域关注较少,进入行业的新鲜血液也不多,相对冷门,直到冬奥会之后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丁斯妤注意到,各大赛事服务行业几乎都被来自北体大等老牌体育学院的师生垄断,很希望广东的体育赛事服务专业团队也能壮大起来,“这一次我也带了师姐师妹一起,加入到体育展示中。”

                    接下来,丁斯妤还将继续投入亚运会的其他赛事服务,以及筹备“十五运会”的工作。“2025年,全国的运动员和观众来到广东,我们期待能够用最有大湾区元素的体育展示,比如粤语歌曲、粤语解说等,为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提供共鸣和情绪价值。”

                    【采写】南方+特派记者 黄堃媛 王芳

                    【视频】南方+特派记者 黄堃媛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刘竞宇

                  扫二维码分享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