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创新超大型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有何经验?下来有何工作计划?近日,深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南方日报:深圳在创新超大型城市精细化治理方面有何经验、成效?
余新国:深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的谆谆嘱托,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高规格”带动“广参与”,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书记抓治理的体制机制,将社会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覆盖各行各业、各类人群的283万名志愿者、40万名社区义工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良法规”促进“善治理”,出台多部在全国先行先试的法律规范,确保社会治理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高整合”实现“高效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全市99.94%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最多跑一次,99%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无需跑。“大投入”确保“惠民生”,持续将财政支出近七成投向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项目化”破解“硬骨头”,已在全市培育推广2批16个创新项目,精准攻克服务难点、办事堵点、民生痛点。
南方日报:深圳在健全网络安全机制、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等方面,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余新国:健全网络安全机制方面,深圳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三强化三突出”:强化打击整治,突出网络生态综合治理。对网络黑产采取“本地化、集群式、融合型”聚合打击,有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强化法治保障,突出保护信息数据安全。出台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对数据权益、数据安全等进行全方位规范保护。强化全民参与,突出网络安全共建共享。推动互联网企业群防群治,成立网络义警分队化解网民矛盾,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健全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方面,深圳的经验包括:突出法制建设,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覆盖全类型矛盾纠纷、全种类化解方式、全链条非诉流程。善用心理服务,推动社区心理服务室实现全覆盖,服务触角延伸至商圈、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强化平台建设,建设各级各类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站点)1000余个,2021年解决群众诉求17万宗。彰显智慧赋能,建成社会治理大数据库,推动“块数据”广泛应用于公安要素报备、12345热线信访投诉、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等。
南方日报:下来,深圳有何具体计划?
余新国:接下来,深圳将继续巩固深化试点工作成果。持续加强制度建设,运用特区立法、建章立制等方式,将试点工作经验固化为制度成果和治理优势。持续强化项目推进,紧盯治理难点堵点痛点和急需问题,在全市培育推广创新项目,不断提升整体治理水平;持续增进公众参与,持续提升街道社区议事协商能力,丰富居民自治载体;创新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建立社会责任评估和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