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广东民营经济局成立,广东民营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助力高质量发展?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南方网、粤学习推出《民企向新力》系列报道,围绕人工智能、民营经济等话题,采访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传递企业声音、提振发展信心。今天推出第二期《全国人大代表何小鹏:以政策创新推动科创成果产业化落地》,聚焦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等科技领域的热点话题,就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提供来自行业视角的观察和建议。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如何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以“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他带来四份建议,分别聚焦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四大领域,提出通过渐进式的政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
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普及 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5年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凭借惊艳的表现迅速走红,引发全球广泛关注。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的战略性融合领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真正“用起来”的跨越式发展,其应用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甚至在未来5到20年,有望成为与新能源汽车具备同样潜力的巨大赛道。何小鹏认为,在此过程中,应借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期的市场培育和推广经验,通过市场推广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培育和需求潜力的释放。据此,何小鹏建议,可针对当前智能化程度高、AI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端价值的L3级别人形机器人,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增长。
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试运营
除了人们热议的人形机器人外,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据工信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市场具备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达到55.7%。预计到2025年,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会接近65%。
然而,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落地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立法和认证许可,逐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相比之下,我国虽在自动驾驶认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暂不允许自动驾驶全面向公众推送。
何小鹏认为,在低速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是停车场景中,我国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应用条件。他建议,在整车硬软件条件具备,并且云端可安全监管的情况下,允许开展停车场无人驾驶低速泊车和低速取车的能力评估和试运营。“通过限定场景的无人驾驶先行开放,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适应和认同的过程,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行的软着陆。”他说。
协同创新保险产品 护航智能驾驶发展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保险体系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何小鹏经过调研发现,一方面,驾驶主体由“人”向“自动驾驶系统”转换,但适配的保险产品空白,责任认定模糊,使得驾驶员对于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带来的事故赔偿责任认定心存疑虑,阻碍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面临保险精算模型重构、风险评估难度增加和费率制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何小鹏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行业主管部门应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明确不同级别智能驾驶汽车在事故责任中的划分原则,制定具体的事故责任认定边界与统一标准,以避免责任认定的模糊与争议。
二是,鼓励车企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适配产品。通过紧密合作和数据共享,充分考虑不同技术路线下的风险特点,开发出与智能驾驶实际风险相契合的保险产品,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障范围,把智能驾驶保险和车险结合起来,切实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
加快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这是低空经济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飞行汽车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对技术标准的差异化、加速形成的国际规则等带来的新挑战,何小鹏认为,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他建议,民航局应尽快开展相关研究,补充完善现有驾驶员管理相关的规章和程序,为航空器的安全、顺利运行做好前期准备。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新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在现有的执照中增加eVTOL航空器的驾照类别等级;制定传统航空器飞行员转成新型eVTOL航空器驾驶员的培训要求,保障新型航空器运营所需的驾驶员供应;完善新型eVTOL航空器模拟机、训练器的鉴定标准,为飞行员训练提供技术设备、设施保证。同时,鼓励采用AI、飞行控制、仿真等技术提升模拟机的智能化水平和仿真度,减少驾驶员的培训时间和成本。
何小鹏的四项建议,基于对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洞察,从技术创新、法规完善、场景应用到保险保障,全方位为产业发展护航。他表示,这些建议不仅着眼于解决当下行业发展瓶颈,更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我国智能出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中国不断以智能科技创新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跨越,为全球科技进步和出行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杨政芳
校对 梁洁萍
设计 武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