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殷嘱托
●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力度更大一些,措施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要坚持辩证思维,转变观念,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生态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下达第二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专项资金2亿元,构建以珠三角港口集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港口集群为发展极的“一核两极”发展格局,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迈上新征程,聚焦推动协调发展,广东推出一系列实招硬招。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三次来粤视察中,都对推动广东协调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我们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为广东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指明了方向。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广东坚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把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的重大举措,将其纳入“1+1+9”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推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持续收窄,“核”“带”“区”在各自跑道上赛龙夺锦、各展所长。
实现“市市通高铁”、高职院校和高水平医院在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基本实现全覆盖……许多历史性的突破,正推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正不断加厚广东发展底板、增强发展后劲。
差别化精准施策
“核”“带”“区”各展所长
日前举行的2022惠州市制造业平台分享会,吸引了大批深圳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中海油湛江分公司首次大规模压驱新技术试验成功,为海洋经济发展蓄力;在梅州,由景田(深圳)食品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矿泉水项目正式投产,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地势北高南低,鲜明的地形和资源分布特征,加上长期发展积累,让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广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高屋建瓴把握广东省情发展实际。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粤视察时为我省实现协调发展指明方向:要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做优做强珠三角核心区,加快珠海、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发展,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东努力在更高起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19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区域主体功能为引领,制定实施差别化的精准政策,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珠三角核心区,不断做强全省改革发展主引擎。
在深圳鹏城实验室里,基于国产AI芯片的“鹏城云脑Ⅱ”AI算力达国际先进水平,支撑疫情防控、智能交通等应用;广州港南沙港区依托港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今年前4月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267万标箱,同比增长18.34%。去年,东莞成为继广州、深圳、佛山之后的广东第四座GDP万亿元城市,珠三角九市GDP合计首次超10万亿元,发展能级再提升。
沿海经济带,加快成为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
在西翼,湛江东海岛上,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三大投资超百亿美元级项目“高歌猛进”,12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业项目落户。在东翼,汕头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揭阳突出培育绿色石化、海上风电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潮州立足打造特色精品城市,推动陶瓷等传统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北部生态发展区,日益成为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
生态产业化,让绿色成为经济的原动力。在云浮,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药用资源种质库;在梅州,柚果种植面积已达62万亩,已建成多个连片1000亩以上梅州柚高标准化示范园。产业生态化,让绿色成为新兴产业的独特优势。2022年5月29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正式揭牌,借助新能源开发等优势,助力当地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变短板为“潜力板”
推动农民富农业兴农村美
“今年油茶果长势良好,是丰收之年。”看着眼前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陈俊强喜上眉梢。在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头坑村小组,陈俊强自己育苗、持续补种,如今年产油茶果30多吨,年收入可达25万元到30万元。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在2018年的来粤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为广东实现共同富裕指明方向。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广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进驻镇帮镇扶村,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依托。2018年以来,广东创建18个国家级、23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4个村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构建起“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截至2022年初,332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从无到位居全国前列。
更高的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6元,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3年的2.67∶1缩小到2021年的2.46∶1。
农民富,农业兴,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广东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为我省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率由2017年的62%提升至99.8%以上,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95%以上,建成5条省际廊道乡村风貌带、200多条美丽乡村风貌带、570余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美丽乡村加快释放出“美丽经济”。
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观背村,曾经是个“垃圾只能靠风刮,污水只能等蒸发”的城郊村、“空心村”,如今却成为远近闻名的“壁画村”“网红村”。
转变来自于2014年第一书记驻村整顿帮扶。此后观背村累计拆除、改造旧建筑超3000平方米,对770米河道实行了全面整治,2.3公里的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
“只有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才能团结起党员干部和群众,村里的各项事务才能顺利推进。”观背村党支部书记郑国雄感慨地说。
在这背后,近年来广东坚持以基层组织“头雁工程”为牵引,坚定走固本强基、乡村善治之路,以组织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加快软硬联通
完善区域合作新模式
去年开通的赣深高铁,以更高效率连通珠三角、粤东北和赣南三个区域,逐渐成为优质要素辐射流通的新通道。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来粤视察时曾强调,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广东通过加快软硬联通,推动发展要素在区域城乡之间充分涌流。
跨越山海的高标准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通: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居全国前列,不同片区的物理距离被大大拉近。
与“硬基建”匹配的是,广东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省确定的80个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项目中,61个服务对象不受户籍限制,让公共服务跟“人”走。去年,广东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
加速聚集的要素不断增强乡村吸引力,推动城乡之间人才“双向奔赴”。近年来,广东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和“青春建功”行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兴业,培训技术人员、职业农民等近360万人次。
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发展,让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实现“一年一变化”。从2021年起,省财政专项财力补助标准对重点老区苏区(共24个县)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其他老区(共45个县)提高至每县每年2000万元。2021—2025年,省财政新增210亿元,助力老区苏区人民“喝好水、走好路、读好书”。
更多强化区域合作的改革探索稳步推进: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广东先后出台政策推动实施“因城施策完善落户政策”“完善市民化配套政策”等措施,不断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清经验”;在佛山市南海区,通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坚定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广东巩固完善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长期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区域政策统筹机制,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以“点上突破”带动“满盘皆活”,持续推动“核”“带”“区”打好特色牌、协作牌,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沿着足迹看变化
①连樟村:村民“离土不离乡”,推动荒地变“宝地”
6月的连樟村,瓜果飘香,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西瓜、哈密瓜等水果采摘,欢声笑语回荡,让村庄充满活力。
清远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曾是一个省定贫困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31人,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前的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连樟村视察时说的这句话,如今刻在连樟村广场的大石头上,成为激励乡亲们致富奋进、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在脱贫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帮助下,连樟村探索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脱贫户”的产业模式,发展起麻竹笋、红茶、灵芝等农业产业,同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玩具加工车间、乡村振兴学院等项目,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使乡村荒地变成“宝地”。
随着一批批产业项目建成,连樟村形成了群众就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乡村振兴模式,已从昔日贫穷落后的贫困村蝶变为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2021年,连樟村人均收入达到2.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4万元。
产业的兴旺让村里群众生活发生了改变。脱贫户陆奕和通过种植麻竹笋、益肾子,并在乡村振兴学校当保安,家庭年收入超过12万元。村民陆国建夫妇通过技能培训,在连樟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当上“新型职业农民”;返乡青年陆秀媚在村中特产街卖起农产品……如今的连樟村已建成美丽宜居的新农村。
■亲历者说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陆飞红:
“家门口”就业、小病不出村成现实
2018年10月23日,当习近平总书记来连樟村视察时,担任连樟村党总支书记一年的陆飞红汇报了村里的情况。如今,连樟村已摆脱昔日贫困面貌。陆飞红说,未来还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连樟样板”。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的时候,当时场景是怎样的?
陆飞红: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时,一见到他,我作为退役军人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当时我有些紧张,但总书记亲切随和的话语很快让我放松下来。接着我向总书记详细介绍了精准扶贫工作特别是“公司+农户+基地”扶贫模式,以及中心村环境整治等有关情况。
南方日报: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如今的连樟村有哪些发展经验?
陆飞红:首先是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着群众干,成效村民来评判。我们探索出了“三包三联系”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党群议事厅议事机制、四级联席会议协调工作机制,鼓励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其次,我们以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连樟样板区范畴为契机,依托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产业项目,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如引进麻竹笋加工厂、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乡村振兴学院、仙草公园等。
另外,我们重点发展村中民生项目,建立健康服务中心,实现村民“小病不出村”。推动公交和校车通村,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建成全国首个5G村,让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同时推进厕所革命、农房管控、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南方日报:下一步有怎样的发展规划?
陆飞红: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建设为载体,引入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连樟样板”,在乡村振兴中走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好日子。
②黄龙村:昔日落后典型,如今振兴示范
碧绿的河道边,“清岸行动”“美岸行动”持续推进;建设中的工业园区里,已有几十家优质企业签约准备落户……在佛山市顺德区黄龙村,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谁也想不到,多年前这里曾是典型的“三差村”:经济收入差、村容村貌差、治安差。
2012年12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龙村视察基层党建,慰问困难群众。在顺德黄龙村老人活动中心,总书记与在此休闲的村民交谈;在困难户张锡尧家里,总书记逐个房间察看,与张锡尧一家促膝长谈,了解困难,倾听期盼。
十年来,黄龙村牢记嘱托、不懈努力,从产业升级、村民增收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2021年,黄龙村人均纯收入达3.3万元,比2012年提高153.85%。今年69岁的村民邓洁明说,她每个月的社保、股份社分红等收入加起来就有800多元。
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也更加稳定安逸,去年村里警情数88宗,比2012年下降84.37%。
随着一系列环境提升工程的完成,黄龙村居住品质得到质的改善。“村子里的居住环境不比城里差,许多曾经搬进城市小区的村民,最近几年又纷纷搬回来住。”村民梁礼文说。
■一线案例
张锡尧一家:从低矮昏暗平房住进三层小楼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龙村视察时,来到困难户张锡尧家中慰问。当时,张锡尧夫妇因病致贫,生活在低矮昏暗的平房里,儿子张宇杰即将大专毕业、女儿张俭娜正在念高三。
十年过去,一家人早已脱贫,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张锡尧夫妇的身体逐步变好,有时可以做一些零工。儿子毕业就到了北滘港工作,努力分担家庭的责任,在岗位上奋斗,获评公司先进工作者。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英语教育工作。
对于总书记的关怀,张宇杰一直心怀感恩。“当时总书记来到我们家,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握手。一握手就有一股很亲切的感觉,很感动。”张宇杰回忆道,总书记与一家人聊了一些家常,包括家庭收入等。
张宇杰还清楚地记得,总书记鼓励当时读高三的妹妹,“古话说,家贫子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通过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既为社会作出贡献,也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住有所居,张锡尧一家的条件也极大改善。北滘慈善会发起筹资、社会各界热心支持,并由全体村民表决通过,为其在村内另一地块新建了一栋两层小楼。2020年时,张锡尧一家靠自己的收入,又把两层小楼加建到了三层。
张锡尧一家的变化是黄龙村蝶变的缩影。在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下,加上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工作,村民收入都明显提升。过去村子里的小汽车并不多,现在包括张锡尧一家在内,大部分家庭都买了车。
从张锡尧一家的新居向外望去,过去的河边荒地已变成大气美观的鲤鱼沙公园。新居一楼的门面也租给相关部门建设“阅读北滘·黄龙书房”,高峰期每天人流量超500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 陈咏怀 熊程
统筹:吴哲 骆骁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