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以“地域·文化·时代——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设计”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何镜堂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从构建创新理论、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三个方面,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道路。
何镜堂认为,建筑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物质与精神、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何镜堂在不断的建筑创作和研究中,也逐渐树立了建筑创作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坚持通过作品来表达建筑的真谛。
“地域、文化、时代,三个简单而又隐含无限可能的词汇,共同融合构筑了我的建筑创作构思的原点与哲学基础。”何镜堂将其归纳为“两观三性”论,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何镜堂认为,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观加以把握,创作出“三性”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何镜堂说,以“两观三性”论为指引,已凝聚了一支逐渐壮大的团队,用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维方法去创作和研究时代背景下的建筑,既出作品,也培养了人才,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直面国家与时代的需要,“我们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从而更好服务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王一晴 苏力